【教师征文挑战赛】你是你所读,你是你所学
南方周末评论版编辑 陈斌
2021年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教师征文挑战赛已正式启动,欢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向 nfzmread@126.com 投稿——入选稿件将收录在南方周末APP“语你共进”专区,并有机会获得奖品、奖金等多重奖励,同时推荐给编辑部刊登在其他相关平台。本文是《南方周末》评论部编辑陈斌以“阅读”“语文教育”作话题,为参赛者提供的一篇“范文”。
2021年世界阅读日前夕,我与宝树联系,请他写一篇文章应景,从个人的阅读体验出发,谈谈该读哪些书。他写成了《阅读:重在训练自己的判断力,感受不同国度、时代和人格的精神风貌》一文,刊发于4月22日自由谈版面,文笔不错。
他主张阅读的视野不能局限、拘泥于一类书一类作者,要获得更高更好的视野与体验,当然是中国的书要读,英美的书也要读;先秦的书要读,古希腊罗马的书也要读;严肃的书要读,轻松的书也要读,这样才能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进而锻炼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宝树不认为应该对所有名著顶礼膜拜——不少名著成为名著有很大的历史偶然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少名著也不好理解,许多人翻看几页后就用来装点书柜,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也不认为畅销书不值一读——这可能是“利益相关”的,他是国内知名的科幻作家。
讲这个事儿,是因为两点。
一是《南方周末》评论部文章刊用的原则:作者首先要对一个事情、一个问题有亲身体验,有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独特的分析与判断,给读者提供思想增量与观点增量。我鼓励部门的实习生写稿,但要求写学校或家乡的事情、问题,有真情实感,当然也要有公共价值,而不是动不动谈论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宏大问题,看了几个专家的观点就觉得自己很有想法。
二是引出接下去要进一步讨论的阅读与语文问题。我个人同意宝树的看法。宝树是我大学时认识的,他当时在文科实验班,毕业后去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学哲学,后来又当专职作家,写的文章文笔、内容俱佳。
不少人头脑中盘桓着一种流行的谬误,挥之不去,叫“开卷有益”,或者说“阅读是有益的”。事实上,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至为关键。推而广之,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是你所读,你是你所学。
在中文语境中,“读书”有两种涵义,狭义上的读书是阅读,广义上的读书是受教育。无论采用哪一种涵义,书读得越多、人变得越蠢的现象是存在的,而且还颇为常见。
罗素说:人生来只是无知,但不愚蠢,人的愚蠢是教育造成的。(Men are born ignorant, not stupid. They are made stupid by education.)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不少相信,如果容许土地自由流转,城里人就会买走土地,农民就会流离失所。可以让他们问问父母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农民是否蠢到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
首先你得从阅读及学习中得到乐趣。我女儿小学二年级,现在语文教育倡导阅读。这本没有错,但实践中变成了什么?必须读指定的书籍,每天必须去App上打卡。这是代替学生进行选择,并且把选择强加到学生身上,这如何能有阅读与学习的乐趣?充其量养肥了写这些书的作者与出版社。
我从幼儿园中班时带她读牛津树,现在她能自主阅读《老鼠日记》这样的英文书籍,每天放学到家,第一时间就拿起来看,有时自个儿咯咯笑,这就是阅读的乐趣。
自由的探索是乐趣之源。好的书,或让你获得奇妙的体验,或让你增进了对真实世界的知见。学到东西的过程是充满乐趣与快感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会奖赏你,会激发你读更多的好书,这是一个正反馈。
其次要训练自己的判断力,逐步明白哪些书是值得读的,哪些书是不值得读的;哪些书是需要逐字逐句读的,哪些书是可以一眼扫过的。当然,读书的动机或目的至关重要,消磨时间是一种读法,带着问题、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是一种读法,系统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又是一种读法。
整本读,还是读特定的章节?一本一本读,还是几本相关内容的书比照着读?作者的哪些描述或阐释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你产生了哪些延伸性的想法?作者的哪些观点或阐释你特别不同意或不认同?你的理由是什么?
对任何书,都不要产生顶礼膜拜的想法。书都是人写的,能流传下来说明可能有某些过人之处,也会带有时代的烙印甚至某些显而易见的谬误。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常识与对真实世界的触感,这才能锚定你的判断力不至于走得太偏。除了数学、物理等科学类书籍或无所谓对错的诗词,要假设你看的任何书籍都是可能有错的,所以一般而言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不为了挑错而读书,而是为了对自己有用读书。
给孩子读英文绘本的家长都知道有个蓝思指数,Lexile Index,是衡量一本书阅读难度的指标。它主要有两个细分指标,一是词频,一是句长。它是假设一本书中低频词出现得越多,阅读难度就越高;句子越长,阅读难度就越高。
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涉及阅读难度的,应该还有第三个细分指标,内容的抽象程度。显然,哪怕大家用的都是高频词,都是短句,数学书还是要比小说要难读多了。一般而言,非虚构比虚构阅读难度要大。有些书不过脑子,可一目十行;有些书你需要反复推敲某个字句的意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抽象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构筑了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数学与物理;抽象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东西,生产出了大量的令人发指的谬误,这些谬误的核心是“世界是错的,我才是对的”。
怎么区分好的抽象与坏的抽象,是阅读、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决定了你读书是越读越耳聪目明,还是越读越愚蠢,然后去助长这个世界的愚蠢与荒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读好书,多加思考与验证,可以塑造你的大脑与气质,让你变得更真更美,明白何谓真善;让你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广阔的视野与深刻的判断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摆脱各种猥琐与蝇营狗苟。
不要坐在井里,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更不要背着井行走在世界。世界很大。
“阅读新火种”教师征文挑战赛活动说明
点击以下链接,进一步了解教师征文挑战赛的投稿规范等内容:
http://www.infzm.com/contents/206897
注:投稿邮箱为nfzmread@126.com,请在邮件正文注明作品标题、署名、手机与身份(如工作单位与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