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黄埔军校:“我们继承了黄埔的遗产”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常常会去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每每路过小岛的旧址,一些旧建筑总是能引发他对历史的追忆。
1924年至1927年的黄埔军校,共产党人精英集聚,又称为“红色黄埔”,或被叫做“赤黄埔系”。年轻时,“到黄埔去”这一口号令他触动,并反复问自己:黄埔缘何涌赤潮?长洲何处飘红色?
1970年代末,曾庆榴阅读了大量广东党史访谈材料,发现关于黄埔军校的访谈资料并不多,他感到些许遗憾:“为什么不多走访一些仍然健在的黄埔教官、学生呢?”
之后数十年,曾庆榴开始与黄埔相关人员建立紧密的联系,不仅亲访过早期教官陈适、一期生王逸常、四期生曹广化等,还与徐向前、陈赓、熊雄、曹渊等人的亲属做过多次访谈,他们掌握着许多在档案、书报中看不到的内容。
曾庆榴著作《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出版后,蔡特之子还特地给曾庆榴寄来蔡特的传记,使他更多地了解到关于共产党员应修人进入黄埔的内情。
沿着黄埔学生北伐的路线,曾庆榴曾去过粤北、湖南、湖北等地,甚至到东北的深山老林,寻觅东北抗联活动的足迹……“‘到黄埔去’的路上,我已经走了几十年。”曾庆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样一所诞生了国共众多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的学校,一直影响了中国政治、军事几十年。它的历史,并不是一汪清水,被时间掩盖的史事太多了。”
“迈出军旅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南方周末: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他们在黄埔军校的活动情况如何?
曾庆榴:黄埔军校从创办之日起,便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学习或工作。在1927年夏季“清党”之前黄埔的教官、学生(未包括武汉等分校)中有姓名可查的中共党员,学生总数543人,加上教职员约70人,黄埔前六期中共党员总共613人。
由于在校时间短、人员流动性大,处于隐蔽状态及在教官、学生名册上缺名等原因,许多人的共产党员身份其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