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考研人:挣扎在内卷之路上

不断考研的人,目的不尽相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人中,有人将考试作为跳板,有人将之视为自我价值的证明。年复一年,有人上岸,有人离开,还有人困在原地

责任编辑:黄剑

北方的冬日,寒冷萧瑟。在零下几度的雾霾天里行走,李奥没有久违的兴奋、轻松,反而有些木讷。他记得,2020年年底考完研那天,发了一条微博,只有短短六个字:尽人事听天命。

往前一年的同一天,他也刚考完研,在微博写下:“解放了,希望自己好运。”

流逝的不只是时间,还有热情、希望和勇气。备考时巨大的孤独与紧张,被考完试后的空虚与迷茫感替代,李奥觉得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

《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一书称,从近几年未就业人群分析来看,继续准备读研的比例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从2016届的1.9%上升至2019届的4.0%,越来越多的往届毕业生选择“二战”,甚至“三战”考研,希望跃迁到更高学历的赛道。

不断考研的人,目的不尽相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人中,有人将考试作为跳板,有人将之视为自我价值的证明。年复一年,有人上岸,有人离开,还有人困在原地。

这条赛道是唯一答案吗?恐怕没人说得清楚。

求稳

赵阳觉得自己离考研成功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底。那是他第二次考研,目标是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系。他进了复试,但还是被刷下来。“南大的过线分数低,学校又喜欢压分。”最后,他的分数没过国家线,无法调剂。

那次考试后,他又连续考了两年,依然没中。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赵阳第四次踏入考场。四年里,他的目标由武大换为南大,最后改为上海大学。

第一次萌生考研的念头时,赵阳读大三。专业课老师常在课上强调考研的重要性,受他影响,赵阳以武汉大学作为考研第一志愿。更重要的推动力是,他毕业后想进高校做行政岗,但这“必须要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在赵阳的职业规划里,“求稳”是第一要义。在这项指导原则下,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太多——考公务员或者进高校,他老家身边的人多半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山东人还是比较看这个。比如你在企业工作,一个月挣一万,另一个人在体制内,一个月挣两千多,大家会觉得做公务员那个好。”他说。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77万人,较2020年增加了36万人,而2017年的报考人数只有201万。不到五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170多万,涨幅达到87.5%。

与此同时,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自2009年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报名人数连续12年超过百万。2020年的国考中,共有143.7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人数与录用计划人数的比例达到60:1。此外,2021年的国考拟招录人数较上年度增长6.62%,其中,明确招录应届毕业生14769人,比上一年增加3994人。

读本科时,赵阳一直做着教育相关的兼职,比起体制内的工作,进高校这条路在他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不过,他首先要获得硕士学位。第一年考武汉大学失利后,赵阳有机会调剂到汕头大学,但他放弃了,“我本科时就是个211,再去汕大,我值得吗?”

2018年底,他换了目标院校再来,失败。第三年继续,又落选。第四年,他索性换了一个招生人数更多的学校,希望仍是渺茫。

“是某种执念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