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遗孤:哪边是故土,战后漂泊数十年
“遗孤们大多选择回到日本,他们想把一生的痛苦、漂泊,没有得到的或者已经失去的爱,寄托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渴望在这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但是很快发现,这是一场幻梦”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哈尔滨
责任编辑:黄剑
76岁的孙玉琴常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听着钟表“咔吧咔吧”的走动声,一坐就是一下午。她向来客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有关她出生的故事,但近两年,大约是上了年纪,细节渐渐模糊。
伴随着记忆老去的,还有孙玉琴腿上的那道疤。如今,在爬满褶皱的皮肤上,要经过仔细辨认才能找到那道白色的伤痕。
孙玉琴是一名日本遗孤。76年前,亲生父母生下她10天后,用小刀在她腿上划了个记号,把她托付给了一户东北人家。几天后,他们便死在了松花江畔的山脚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苏联红军乘胜追击,成千上万遗留在东北地区的日本人开启了一场大逃亡。一路上,有人病死饿死,也有自相残杀或集体自杀在荒郊旷野的。像孙玉琴一样幸运活下来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遗孤”,据《日本遗孤调查研究》统计,这个群体人数在4000以上,其中90%以上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他们是在战争中被抛弃的孤儿,是时代悲剧里“敌人的孩子”。因为养父母之恩,他们对中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中国度过了漫长的40年甚至更久之后,多数遗孤辗转半生,最终回到日本。
但在日本,他们很快发现自己依旧处在社会边缘,难以融入。他们被日本人当成中国人,就像当初在中国被嘲笑为“日本鬼子”一样。他们虽然有两个家乡,但好像哪边都不是真正的故土,始终如同一条在海上漂泊的船。
3月19日,鹏飞导演、贾樟柯监制的电影《又见奈良》上映,借助影像再一次向人们呈现这段历史。
逃亡、自杀
后来,人们回忆起日本战败投降后难民逃亡的日子,总会提起那场连续下了10天的阴雨。
5岁的芝田桂子跟着父母、哥哥及两岁的弟弟和一群日本人开始了逃难之路,雨没日没夜地下。母亲准备的饭团吃光了,他们就挖土豆、野菜吃。
起初还能听到人群中绝望的哭声,随着饥饿寒冷和混杂在空气中的血腥味笼罩过来,人们已经开始变得麻木而呆滞。“因为怕遇上苏联兵,我们白天不敢动,只有在晚上才能走。”芝田桂子向本刊记者回忆,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穿过树林翻山越岭。
“在城外苞米地里,我妈妈走的时候,就不要两岁的弟弟了。”芝田桂子清楚地记得,土匪杀死她的母亲后,她和哥哥分别被两户东北人家收养。
芝田桂子所在的队伍,是日本逃亡移民中的一支。战后,遍布在我国东北各个角落的日本移民,纷纷长途跋涉,向哈尔滨等大城市的火车站或者沿海地带聚集,寻找机会回日本。
1936年,日本政府制定“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为了全面占领东北,不仅派出了军队,还在本土招募了大量普通农民组成“开拓团”,让他们拖家带口,漂洋过海,移民到中国。
日本战败之后,“开拓团”成员纷纷想办法回到日本。因为45岁以下男性多数被征兵,逃亡的队伍里大多为老幼妇孺。为了防止孩子的哭声被苏联兵发现,很多婴儿被刺死或丢弃,集体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据《满洲开拓史》记载,死亡人数超过20人以上的“开拓团”团民集体自杀事件,就有近百起。而据《伪满洲国史》记载,在战后的1945-1949年间,日本人共死亡176000人,其中,“开拓团”团民死亡人数近8万。
“奶奶竟然亲历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