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卫视《家宴》第二季全素人嘉宾带来极具烟火气的温暖

“新年”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来说都意义非凡,人们在热烈的氛围中迎接崭新的一岁。尽管2021年已经到来,但空气中缺少了一丝以往喜悦的氛围,人们的心绪仍然不免经受过去一年内的复杂形势带来的不安与侵扰。许多身处异乡的游子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浓烈的思念只能借着声音隔着屏幕遥远传达。

新的一年里,安徽卫视《家宴》第二季温情到来,深刻聚焦普通人的酸甜苦辣,讲述平凡的生活里的点滴,用百味家宴传递真情,在这个特殊年里,为大家带来温暖与慰藉。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个体和家庭关系之间的思考,让“家”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退伍家宴,拉开《家宴》第二季温暖帷幕

安徽卫视《家宴》第二季暖心回归,仍旧延续了第一季全素人的真实风格与从点滴中展现“家”与“宴”的叙述手法,通过一组组真实事件,传递不同的人生故事,用一场场温馨家宴,带给众人欢笑与感动。除此之外,第二季将镜头更加聚焦在“家宴”上的团圆时刻,让观众更能沉浸在荧幕里真实朴素的生活日常中,在内容上完成了更深度的进化。

《家宴》第二季的开播篇,制作团队来到了位于西南边境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卓拉哨所,用镜头记录下退伍老兵最后一天的哨所生活。面对恶劣气候环境的挑战,哪怕常年奔波在外的工作人员也产生了高原反应,而戍边数十载的战士们却习以为常。于记录者,虽是身处极限环境,但依然秉承专业态度为大众带来更真实更深刻的故事;于战士,虽是戍边生涯的最后时刻,但却依旧怀有在脱下军装后继续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坚持, 是热爱,是责任,是使命,更是骄傲。

宴道人生,道出平凡生活中的人生百态

从节目内容设置上看,《家宴》第二季进一步挖掘了 “家宴”的概念,不再只单纯强调“家庭”与“团聚”,而是不断探寻每一场家宴背后折射出的普遍意义。每一篇故事都有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代表了一种人生。用宴席的形式串联起普通人的故事,用最真实的片段,带给观众更多的深思和感动。

基于此,《家宴》第二季在对素人嘉宾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代表性与多元化,他们不是独立于大众之外的个别体,而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共性的传播者。他们可能是驻守边疆的战士,是默默坚守的守塔人,是不畏艰险的逆行者……用他们身上真实发生的喜怒哀乐与观众建立联系,引起共鸣。在宴席板块中,每一期节目都由素人嘉宾亲手制作独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在带给观众视觉满足的同时也赋予节目更多元的文化价值。

同气连枝,小团圆汇成一场华夏家宴

含蓄内敛与谦卑稳重一直是中华的民族性格,《家宴》第二季以此作为原点,以宴作为自然链接,将融揉在家宴中的丰富情感与故事娓娓道来。团聚时刻的喜悦,瞬间引起观众共情,让戏里戏外的情感在不同时空交织起来,从而让“家宴”不止于小家的欢聚,而是大家的团圆。

“家宴”不止于宴席本身的含义,我们还应去探究蕴藏在其后的深刻的人文、历史与哲学。第一期节目中“新时代的军粮”片段,就足以证明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流中,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国家现貌的繁荣昌盛。这场具有“民族仪式感”的家宴承载了华夏亿亿万万同胞的一致情感,从而二次引发观众的共情。

一家一宴,传递生活的温度和美好滋味

一地一食一家宴,《家宴》第二季洞察了当下观众的心理需求,带着观众领略各地特色的美食文化,跟随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见证不同层面的深刻情感。而这背后的价值就在于其内容和事件折射出时代中最真实的人生写照,兼具故事性与人文性,从生活、情感和思想三个维度上满足观众在的期望,迎合并有利于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