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无障碍”改造: “特殊群体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经历需要“信息无障碍”的瞬间,比如在嘈杂的餐厅里听不清别人说话等。每个人也会衰老。为此,“许多为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做的设计和创新,最终都会惠及所有人”。
“当我们优先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的时候,往往能够发现未被解决的痛点,激发出创新的科技思路”。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晗
视障人士阿冲很早开始使用手机,几乎算是最早的智能手机用户。
视障人士使用手机的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们通过打开手机辅助功能中的旁白(VoiceOver),凭借倍速的语音读取屏幕的信息。除了衣食住行,阿冲甚至可以用智能手机中的导航软件“看”周围的环境。
但常常有读不出来的时候。
点外卖时一个简单的动作——领取红包的时候出现的按钮“点击领取”,手机可能读不出来。一些活动海报——文字和图片重叠到一起,或是一些手写文字,读屏也常常识别不出来。
关于信息无障碍,中国互联网协会将其定义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定义,目前,国内公共服务类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无障碍普及率很低,多数存在界面交互复杂、操作不友好等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使得老人和特殊群体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依然存在诸多障碍。
为推动信息无障碍的发展,2020年9月到11月,工信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文件,推进信息无障碍。
2021年1月起,工信部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结合不同类型特殊群体的需求,进行互联网应用的无障碍改造。
但改造不仅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谷歌无障碍设计师夏冰莹告诉南方周末,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需要“信息无障碍”的瞬间,比如在嘈杂的餐厅里听不清别人说话等,每个人也都会衰老,“许多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做的设计和创新,最终会惠及所有人”。
老人:“我怕它骗我”
2020年一整年,不时会传出“老人不会扫健康码,无法上公交车”的新闻,引发公众关注。2021年1月初,辽宁抚顺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车时又因无法出示“健康码”与当值司机发生争执,随后,抚顺市交通运输局公开道歉。
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杨骅告诉南方周末,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出现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同时暴露出更多信息鸿沟的问题”。
一些“不善用”或“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快速卷入使用智能手机的潮流,但使用过程中面对很多阻碍。为此,工信部也在“专项行动”中强调“适老化”,提出帮助老人们尽快适应信息化的时代。
什么是“适老”?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启创”)长者服务总主任余婉莹向南方周末解释,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