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9跌落到7.4,“大秦帝国”怎么了?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4日微信公众号《24楼影院》)

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后一部,《大秦赋》的口碑近来经历了过山车似的下滑。 

从豆瓣开分8.9,下降到如今的7.4,尽管和当下不少国产剧相比,这一分数依旧能说得过去,但作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无疑是令人尴尬的。

要知道,这一于2009年播出的历史剧,仅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就有着9.3分的顶级口碑,第二部《纵横》以同样的高水准保持了这一分数,即使是口碑稍弱的第三部《崛起》,也拿到了8.5分的不俗成绩。

改名之后的《大秦赋》,真的是这个系列的败笔吗?又或者说,它的口碑下滑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01 

这一切,得从《大秦赋》的故事谈起。 

《大秦帝国》整个系列其实就在说一件事:战国初期,贫弱不堪,被众诸侯国歧视的秦国,怎样一步步改天逆命,最终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如果说前三部是在积累实力,奠基格局,那第四部《大秦赋》则是最终的“扫六合”,让“祖龙”嬴政登场,完成这“赳赳老秦”数百年的志愿。 

可本剧一开始,就让理所当然的历史往事,变成岌岌可危的瞬息幻事。

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动了大规模攻伐战事,赵、魏、楚三国组成联盟,在邯郸进行防守,史称“邯郸之战”。 

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关系到秦国在赵国的一名质子(王族子嗣的人质)的存亡。由于秦国攻势危急,赵国有毁都灭国之险,于是,当时的赵王便打算杀害秦国质子嬴异人,用以泄愤。 

这位嬴异人正是嬴政的父亲,也是吕不韦“奇货可居”的那个“货”。吕不韦能不能做成这笔风险巨大的投资,嬴政能否成为秦始皇,就看嬴异人是否可以逃过一劫,安全入秦。

剧集在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