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当她们的工具价值慢慢消失,子女长大离家,丈夫对她们没有更多要求后,这些女性的生活变得空闲,但也突然感受到生活的匮乏。这时候,她们可能会把以前压抑的情感需求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重新找回来,甚至放大。”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被曝光一个多月后,假靳东仍未消失。
2020年10月,江西一名61岁女性因迷恋“靳东”离家出走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短视频平台上的假靳东与其背后的产业链浮出水面。2020年11月中旬,南方周末记者晚上十一时点开抖音,假靳东的直播间不停地播放音乐,不时穿插一名中年男性的声音:“弟弟最近不太好,工作太累了,姐姐也要注意身体,太累了我会心疼的。你可以在直播间多陪陪弟弟,点小心心。”凌晨两点半,仍有三十多人在夜深人静时守候直播间,并发送着思念的话语。
张桂花在其中十分活跃,由于出手大方,她在礼物榜排名第二。她创建了一个55人的群,群里有男有女,大家除了每天问候“家人好”之外,就是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抖音视频。张桂花每天都会分享十几条,近一半与“靳东”有关。
43岁的周秀娟与现实世界中的靳东同年,她小学五年级辍学,十几岁时外出打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她的倾诉不时从微信对话框弹出,说起她工作一天后红肿的脚和感冒引发的不适,主动索求关心。一并发送的,是“靳东”的短视频以及她与“靳东”的“合拍”。
大多数沉迷假靳东的女性与周秀娟有相近的背景——四十岁以上,出身农村,文化水平不高。
陕西高校三位学者曾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的孤独感,他们分析了2009年该省农村1012位六十岁以上女性的生活福利状况调查数据,认为“农村老年女性中有时感到孤独的占总数的50.4%,经常感到孤独的占24.2%”。(《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的影响研究》,2010)
“50、60、70后女性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仍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期,身为个体的她们尚且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又面临着社会价值观的剧烈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妇女能顶半边天,改革开放初期曾争论女性是否应该回归家庭,结束了计划生育的历史阶段,又进入二孩政策的开放。”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雪燕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经历过这些时期的女性,她们的孤独感会更强烈,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处于不稳定的、不完整的状态,不断打破又重塑,而女性自身的价值观也在其中动荡着。”
关注到假靳东事件,杨雪燕既愤怒又同情——诈骗团伙对准寻找感情出口的弱势群体。“我认为事件的核心在于传统性别规范与现代化个人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杨雪燕说。
南方周末记者在这些“假靳东事件”漩涡中的女性身上,常常能感受到复杂的矛盾感,她们纷纷在假靳东的短视频下留下强烈的爱意表达,但她们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问时又自卑地否认这种喜欢。身为这个时代的个体,她们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