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冲突反思:迎接无人机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陈斌

9月29日,在阿塞拜疆临近纳卡边境的塔塔尔地区,一名村民从布满弹孔的墙壁旁经过。 (新华社/图)

近期,突然爆发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冲突”,再次引发各国军事评论家的关注。除现代国际大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冲突等政治因素之外,在军事科技层面,也引发了专业性思考,其前瞻性堪称见微知著。

冲突双方: 亚美尼亚较亲俄,其战术思想、装备体系是前苏军的成套系统,坦克、火炮、防空导弹“三大件”,其装甲部队把坦克隐藏在半地下坦克掩体内,只露出炮塔,准备与敌坦克“对车”,这是经典的苏式装甲部队防御战术,被称为“库尔斯克式防御”。

而阿塞拜疆则较倾向西方(土耳其向其派驻了F16战机),其战术与装备也吸收了些土耳其和以色列的科技与产品。他们不与亚美尼亚“对车”,而是采取“小卒过河赛大车”的非对称打击手段,以战机和无人机,打击对手的传统“三大件”。

短短几天,就击毁对手十几辆坦克,亚美尼亚的火炮、防空导弹亦损失惨重。而失去防空系统掩护的步兵、防御工事、后勤体系,简直就如同射击场上的靶子,在敌手空中打击下如待宰羔羊一般。

仗虽打在几千公里之外,但其他国家应该警醒。什么才是更适合未来的国防发展思想?未来战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