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礁上房子越来越多,珊瑚礁状况越来越差”

20世纪末开始有退化的迹象,2004年前后明显退化,2008年前后退化严重,最近十年珊瑚状况在低水平徘徊。“你会看到,岛礁上房子越来越多、信号越来越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状况却越来越差。”

放眼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在持续发生,威胁主要来自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从全球看,气候变化是主因,如果单看国内,人类活动的因素更多。”

珊瑚的修复技术和资金门槛都很高。一平方米珊瑚的修复成本高达500元,上万平方公里的珊瑚礁,修复资金会是天文数字。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0年4月,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域,工作人员在珊瑚苗圃采集用于培育的珊瑚断枝。 (新华社/图)

海面下是白茫茫一片。

这是2020年8月4日,李元超在海南西北部监测珊瑚礁生态系统时看到的场景。大片的白色让这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副研究员不寒而栗。2019年夏天在附近海域,至少还能看到有颜色的活珊瑚。

珊瑚虫是一种微小的腔肠动物,经过成千上万年,钙化成珊瑚礁,形成有珊瑚、珊瑚礁、贝类、砗磲等共同组成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五彩斑斓的颜色大多来自与其共生的虫黄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给珊瑚虫供给能量,珊瑚给它们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其他营养。

珊瑚白化,意味着共生藻离开或死亡。如果白化严重,珊瑚也会最终因缺乏营养而死亡,这片“海底花园”周围萦绕的鱼类也一起消失。

首次针对我国珊瑚礁的“大体检”、《中国珊瑚礁状况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2020年9月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珊瑚礁面临的威胁日趋增多,整体处于衰退中。珊瑚礁和造礁石珊瑚群落基本都处于“一般”或者“差”的状况。

不只是承担着“海洋中热带雨林”作用,珊瑚礁还是重要的国土资源,由珊瑚堆积而出的灰沙岛或干出的珊瑚礁都是陆地,可以成为领土。但如果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继续,这些在海底生活了数亿年的美丽生命,将会在未来几十年消失。

基本处于“一般”或者“差”的状况

珊瑚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严苛,分布范围只局限于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海区。中国珊瑚礁的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3个北京市面积,主要集中于南海诸岛等地。

这份“体检”报告由中国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组织、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资助。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中国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会长、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介绍,做体检首先要找到体检的各项指标,这次选取了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等7项指标。

造礁石珊瑚是一种统称,指的是珊瑚礁系统里的框架性生物,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