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与课堂,冷暖相通

今日中国大学诸多弊端,是科研地位比教学高所致?其实,大学是一个社会中“高级知识”的保护力量。

责任编辑:蔡军剑

今日中国大学诸多弊端,是科研地位比教学高所致?其实,大学是一个社会中“高级知识”的保护力量。寂寞的书斋和不寂寞的课堂冷暖相通,学术得以在智识对流中萌发长大,才可为我们的社会回馈最动人的希望

大学里科研和教学本是相辅相成,但近年在中国似有不能两立之势。一方面,各学校都存在“名牌教授”(其实有些也没那么“名牌”)不给本科生开课的情形,另一方面,在与个人待遇直接挂钩的职称评定体系中,科研又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些讲课效果极好、深受学生喜爱而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就非常吃亏,长期“沉沦下僚”,甚至以讲师“致仕”,令人叹息。不少舆论大约正是有鉴于此,提出大学老师也是老师,应以教学为首务的观点。其意在纠偏,旗号正大,似乎也颇合逻辑,极具说服力。

不过,讲课好不好,实无统一标准。前次拙文《让“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