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
1980年代,基建工程兵在深圳完成大小建设工程160多项,曾创下3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1990年代,“深圳的港资企业吃香,因为他们能出口。直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局面才转变”。
“在深圳,如果你要买房,真的会很累。如果不买房,就凭工资,正常的吃喝玩乐绰绰有余。”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2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
深圳,一座没有深圳人的城市,也是一座全都是深圳人的城市。
四十年间,深圳“淘金”的人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基建工程兵、“三来一补”的农民工,再到电子信息产业吸引来的大学生、工程师、金融从业者,一次次的产业升级,带动了深圳一波波的人口变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深圳市常住人口由1979年的32.35万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846.43万人。根据2019年深圳统计年鉴,深圳市常住人口1344万。如果加上流动人口,已有2000万人。
站在四十年的节点,南方周末记者寻访了见证深圳不同时期变化的深圳人,讲述他们的城市故事。
两万工程兵
1978年的宝安县(深圳市前身)还是一个边陲的农业县,人口三十余万。本地人多是农民,主要职业有三种:种田、捕鱼、养殖生蚝。
1979年,党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特区。由于当时深圳严重缺乏专业施工队伍,中央决定派遣基建工程兵冶金系统一部前往深圳。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是一个特殊兵种,应国家经济、国防工程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组建于1966年,至1984年底完成撤销改编。
1979年9月,一支先头部队奔赴深圳,将荒凉的农地变成了热闹的工地。1982年秋,近两万名基建工程兵浩浩荡荡,先后加入了特区建设的队伍,并于1983年6月底全部调遣完毕。
当时的深圳,街道狭窄,建筑破旧,到处都是田地,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时任基建工程兵所属第19团政治处主任的张宝曾撰文回忆,刚到深圳时,发现这里白天暑气袭人、夜晚蚊虫成堆,一到下雨天,“人在床上睡,水在床下流”。
但基建工程兵没有被艰苦的环境吓倒。深圳政协网记录,他们彻底清理了充满垃圾、淤泥的布吉河。当时从香港过罗湖桥进入深圳,铁路两边道路高低不平,十分难行。于是,基建工程兵在广深铁路东面修了一条平坦的市政马路,也就是后来的建设路。
短短几年内,市委、市政府大楼被建成。当年中国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建筑——楼高20层的深圳电子大厦,也由工程兵在15个月内建成。罗湖第一栋高层建筑“国商大厦”、深圳第一幢高档酒家、第一座大型商场,都出自工程兵之手。
据《解放军报》报道,基建工程兵在深圳完成大小建设工程160多项,曾创下3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1983年9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改编为深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