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重新定义“回家”

多位参展人表示了担忧:在城镇化的路上,中国走得太快了,城市里“只有小区,没有社区”。回到社区,参展者首先希望通过展品,唤醒社区里的灰色空间。

如果没有归属感,空间则可能荒废。比如一些单身公寓的共享厨房因为没人维护,最终只能关闭。不少小区的游泳池最后没有水了,改造成了篮球场。

疫情期间,买东西都靠电商的配送系统,如果配送系统崩溃了,我们敢敲开邻居的门去借柴米油盐吗?社区的内核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何让社区的人有主导自己家园和互助的意识,参与社区共建,真正地“回家”,这是个长期目标。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30日《南方周末》)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毗邻上海市人气景点新天地、田子坊,建国中路8号桥创意园区地处寸土寸金的繁华闹市。最近,园区的停车场里,停驻的不只是汽车,居然还有一辆三轮车。

三轮车安静地停在第28号车位上,因为车主已经垫付了1300元——一个月的停车费。细看,原来这是一辆花车展品,车上装载着花盆、种子,挂着“种子接力站”等标语,意思是路人可以将种子拿回家,收获之后,再传递给其他人。

停在停车场的“种子接力站”展品。 (何志森供图/图)

如同停车场一样接地气,三轮花车和其他26件展品亦被安排在园区的各个角落:垃圾站、抓娃娃机旁、楼梯下方、办公楼内、餐厅甚至公共厕所。这些展品看上去日常又奇怪:镶嵌着玻璃万花筒的垃圾桶、可坐进去办公的柜子、印着大大字的厕纸……

公共厕所里,印着字的厕纸展品。 (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图)

展览名为“回家”,由扉美术馆、BENSHOP工作室、广州绿色之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关注自由职业的社群平台“自雇自足”和现代传播5家机构联合发起。2020年7月18日-8月16日,这些展品将在园区参展一个月。

灵感源于新冠肺炎疫情诞生的“宅”文化。半年来,公共活动突然消失,家被切换成办公室、健身房、教室、电影院……日常空间被迫侵入私人居住空间。

展览刚定下主题时,总策展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扉美术馆馆长何志森就强调,不能消费疫情、消费悲伤。所以他们将目光放在了未来的空间和生活方式:“我们相信,疫情过后的回归家园,才是真正的回家,这才是所有喜悦的形状。”

回到家 其实是回到社区

展览的缘起,是何志森发现疫情期间,很多人把卫生间改成了工作室,在阳台开演唱会。集结普通人的灵感,2月5日,“家就是美术馆”的线上展览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参与异常火爆,线上先后展出6期,每期挑选30份作品。疫情稍微稳定后,何志森开始思考能否举办一个线下展览,“展览就像是一个普通人的发泄口,大家通过作品来表达疫情期间的各种情绪,也思考未来”。

3月中旬开始,何志森和其他4位发起人米笑、李伟斌、关鸣和刘琼雄发出参展邀请。27个参展者和团队涵盖了艺术家、策展人、舞蹈家、建筑师、电影导演、作家、电台主持人、漫画家、美食家、社区规划师等多个角色。

对于参展人,何志森有三点考量:第一,跨越多学科,不能全是建筑师和艺术家;第二,对日常生活感兴趣,清楚作品不只是为了摆设;第三,能因地制宜,并对空间敏感。“做一个只放在传统美术馆摆设的作品很容易,但要做一个只能放在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