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幕后:利润高、追责难、刚需强

在通过官方注册的29个特医婴儿配方食品中,有21个是来自国际品牌的产品(包括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瑞士品牌),其余是来自3个国产品牌的8款产品。

此类固体饮料质量合格、手续齐全,市场监管人员平时去母婴店检查,很难掌握到商家的销售话术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

“在处罚之余,我们更应当考虑将具有此种恶劣行为的经营者,通过从业禁止、设定黑名单,将他们阻却在行业之外。

责任编辑:曹海东

永兴县母婴店将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其背后与特医食品行业发展、政策监管等直接相关。 (东方IC/图)

时隔一周,湖南郴州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迎来调查通报。

2020年5月18日晚,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联合调查组通报称,涉事母婴店将“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宣称为特医食品销售,涉嫌虚假宣传,目前已暂停营业。

同时,永兴县已依法依程序免去李建军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职务,免去曹石顺的市场秩序监督管理股长职务。

通报还指出,郴州市三甲医院对5名儿童进行免费医学体检。经市级医疗专家集体综合评估,5名儿童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体重偏轻、身高偏矮、维生素D3摄入不足等情况,但头围均在正常值范围。

郴州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曝光后,南方周末连续追踪该事件进展(具体参见南方周末2020年5月13日报道《湖南郴州疑现“大头娃娃”:涉事儿童体检,官方介入调查》;南方周末2020年5月16日报道《郴州“固体饮料冒充奶粉”事件追踪:国家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发现一起重处一起” 》)。5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称,将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

(视频截图/图)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为帮助有特殊饮食需求或者消化代谢障碍的人群。对于部分体质特殊的婴幼儿来说,特医食品中的特医奶粉或是其赖以成长的主要口粮。

许多家长不知道的是,特医食品是一个日渐崛起的利基市场。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统计,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这个市场既有知名品牌群雄逐鹿,也有不法商家鱼目混珠,此次永兴县母婴店将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其背后与特医食品行业发展、政策监管等直接相关。

特医食品少,刚性需求强

14个月前,丁岚(化名)诞下双胞胎。由于早产,孩子出生时体重不足3斤,因此双胞胎一出生就住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一住就是50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