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弄”往事【上海故事】

上海当年有条“咖啡弄”,风行的一句话是:“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买咖啡的路浪向(上海话:路上)。”

责任编辑:朱又可

(IC photo/图)

始于南京西路的江宁路一路向北,遇到长寿路一个熊抱便造就了个繁华的十字路口,“五福里”三十余排石库门正好位于江宁路与长寿路以及昌化路的转弯角子,当年被叫做“咖啡弄”。作为石库门,它算是较新的,都是“双亭子间”,客堂的后面,一左一右还有两个采光拔风的小天井。老辈爷叔讲,因为“德胜咖啡行”(上海咖啡厂的前身)的老板曾住这里,长期地免费送邻居咖啡,久而久之,尽管他后来搬走了,喝咖啡(上海人叫吃咖啡)的风气却弥漫了开来。大概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沪西一带的教师、牧师、小公务员、银行职员、账房、跑街、医生、律师都入住了“五福里”,这些人小资情调足,和原住民好咖啡的风气一拍即合,“咖啡弄”便在沪西出了名。

如果咖啡与大蒜天然相悖的话,弄堂里的蒜味的确淡,早餐“四大金刚”也不热乎,居民晨起大都一杯咖啡,佐以切片面包,或蛋糕、华夫,考究一点的则是丹麦曲奇、泰康蝴蝶酥,甚至拿破仑、奶油小方。为此,西边弄口还开了一家专售西点的“甜香公司”,生意极好。

尽管这样,如果没有“咖啡阿三”,咖啡弄的咖啡就没这么香了。

他住我家隔壁,小时候我常跟着他,从老虎天窗爬出去,坐在屋顶的大瓦片上,延颈四望,首先就是左邻右舍的“万国旗”,晒台与弄堂,凡能拉线的都拉了,凡能撑杆的都撑了,然后晾满了五颜六色的尿布、毛衣、衬衫、内衣……从衣物的质地可以直接判断邻居的经济状态,再就是年货,鳗鲞、风鸡、酱油肉。

咖啡阿三的真名就不说了。1960年代中期之前,他还是个无业的“社会青年”,黑圆眼镜,长条脸,成天捧着一杯咖啡——听大人说,他家是虹口搬来的,爷爷就是开咖啡店的,阿三因此常对邻居普及咖啡知识,什么咖啡1844年进入上海后,最初都是餐余助兴的辅助饮料啦,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啊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