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信、达、雅”探源
最高的层次是,虽然是翻译的文字,但丝毫读不出翻译腔,行文并不生硬刻板,而处处透着自然,好像是翻译者自己写的作品一样。若能如此,“雅”可称之
责任编辑:陈斌
(本文首发于2020年4月23日《南方周末》)
最高的层次是,虽然是翻译的文字,但丝毫读不出翻译腔,行文并不生硬刻板,而处处透着自然,好像是翻译者自己写的作品一样。若能如此,“雅”可称之。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天演论》出版。严复写了一篇“译例言”,开头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是说,翻译有三个难处,“信”“达”与“雅”。追求译文能做到“信”,已是非常困难。顾全了“信”,但做不到“达”,虽然翻译了,也如同没有翻译一般,因此“达”应当被推崇。
自从这篇“译例言”付印以来,“信、达、雅”就被当成中国翻译界的标志性准则,不但如今的中国中学生可以在课本中学到,每年仍有大量翻译学论文孜孜不倦地讨论“信、达、雅”的内涵、在中国翻译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译者的参考意义。关于“信、达、雅”的含义,今天的主流观点认为“信”指“忠实可信”,“达”指“文辞畅达,通顺易解”,“雅”指“文雅或古雅,至少是有文采的”。这种主流理解也成为了后来研究翻译的学者攻击严复的这三条准则的基础。因为依此解释,三条准则相互有矛盾掣肘之处。比如翻译原本文字粗俗或平实的作品,按“雅”的方式翻译,译成字字讲究的文言,普通读者不易读懂,则违反了“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