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战场”仍在

“这位病人倾注了我个人、我们团队极大心血,如果救不回来,对大家打击非常大。”交接病人时,辽宁医疗队出动十余位医护人员,把病人护送到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本土团队手上。

发自:湖北武汉

责任编辑:何海宁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本文首发于2020年4月16日《南方周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线报道”)

“这位病人倾注了我个人、我们团队极大心血,如果救不回来,对大家打击非常大。”交接病人时,辽宁医疗队出动十余位医护人员,把病人护送到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本土团队手上。

武汉多家原来的定点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病人清零之后,要保留部分病区,作为隔离病房。“听说至少保留到年底。”

周子华介绍,虽然协和医院西院ICU病人已经全部转阴,但是仍患有很多基础性疾病,病情非常严重。9个人需要气管插管,其中,又有5个人需要将气管切开插管。

“难道要像老鼠一样,下半生都窝在洞里,不能出来了吗?”一位病人在微信里向唐恬恬哭诉。

武汉一家原定点医院清零后,部分隔离病房暂时保留,预防疫情出现反弹。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自始至终,周晨亮一直都在ICU隔离病房当值。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那天,他还紧急呼叫神经外科的医生进入“污染区”,处理一位气切口出血的病人,随后,疏通另外一位病人的胆囊引流管。

这一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的毛教授为病人拔除了一侧胸管,肠胃科的刘教授处理了一处距离肛门7厘米位置的大出血。

“重症隔离病房能给他们安全感。”作为这家医院ICU的主任,周晨亮心里那根弦一直拽着,解封后也没有歇口气。4月4日,他解释,以往的重症病人会说,这辈子都不愿意再来,这次不同,一些人达到出院标准,走得也不情愿——不是喜欢这里,而是疫病带来的巨大恐惧久久不散。

截至4月14日24时,武汉在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已降至两位数:重症患者24例、危重症33例。

在武汉最后的非常时刻,三万多名援鄂医疗队撤离,病人集中安置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协和医院西院、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金银潭医院、肺科医院等数家定点医院。很大一部分病人已经转阴,不过,基础性疾病十分难缠,医院仍在不惜成本全力救治。

这是武汉最后的隔离病房。对于坚守到最后的医护人员而言,救治和护理难度、工作强度并没有随着城市解封而消减,压力甚至不降反升。而对于这些新冠病人,能否顺利走出隔离病房仍存在很大变数。已经康复的患者,心理上的“隔离病房”在短期内很难拆除。

本土医护接力

丁仁彧一直在挂念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的一名病人。

撤离武汉后隔离第5天,这位辽宁医疗队的主任医师情绪绷不住了,强迫自己不去回想一位去世的病人。领队找来了心理科的同事进行辅导时,他的脑海里就反复闪现这名35岁的病人。

这是丁仁彧第一个做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病患。机器为临时借调,配套设施不全,缺一副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中一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