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聚焦对称性破缺

通过希格斯场产生对称性破缺,在现实世界留下了一个自旋为零的希格斯粒子,在西方它有时被称为上帝粒子,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没有被发现的粒子。

当地时间10月7日上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以表彰他们在对称性破缺(broken symmetry )领域的贡献。

对称性破缺是量子场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理论的对称性为真空所破坏。它包含两种情形——自发对称破缺和动力学对称破缺。它们在理论物理模型中都有重要应用。

今天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就是引入了基本标量场——希格斯场,通过希格斯场产生对称性破缺,同时在现实世界留下了一个自旋为零的希格斯粒子,在西方它有时被称为上帝粒子。作为目前物质结构的最完美的理论,也就是标准粒子模型,它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没有被发现的粒子。

于今年9月10日正式启动的世界最大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就是为了寻找上帝粒子的存在。而关于这台对撞机是否会毁灭地球的争论,也使得人们对粒子物理和对称性破缺有了更多的关注。

南部阳一郎于1921年出生于日本,后加入美国籍,现在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尔米学院(Enrico Fermi Institute),因为他“发现了次原子物理学领域的自发对称破缺机制”,而获得1/2的奖金。

小林诚于1944年出生于日本,现任职于日本筑波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所;益川敏英于1940年出生于日本京都,现任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们因“发现了对称性破缺的起源而预言了至少三种夸克粒子的存在”,而分享了1/4的奖金。

附:近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名单

2007年,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莫特,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他们“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4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俄罗斯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茨堡、英国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他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并导致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
2001年,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为他们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0年,俄罗斯科学家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基尔比、克雷默,t他们奠定了资讯技术的基础。

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名单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网络编辑:老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