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亟需心理干预:“处理恐慌也是重大任务”

有医生刚脱下工作服,巨大的压力让其瞬间变身“小女生”坐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对于此类采用情绪支持治疗,多一些陪伴和聆听,帮助他们宣泄情绪;有不知如何宣泄情绪的医生,表面上看一切正常,却因不能休息、无法轮换,出现急性“应激障碍”,严重失眠导致无法正常上班,对于此类医生,他们开出了抗焦虑药。

武汉市民以两种心理问题居多:一种是“疑病症”,即就医检查显示“没有异常”,但仍不能打消顾虑,常伴有焦虑;一种是“强迫性恐惧”,防疫物资一应俱全,但依然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恐惧。武汉之外,普通公众看到疫情的现状后,因为共情和同理心,间接导致身心出现困扰,甚至精神崩溃,形成“替代性创伤”。

北京大学副教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即将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组织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就是应对这次疫情的,处理恐慌也是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有医生刚脱下工作服,巨大的压力让其瞬间变身“小女生”坐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对于此类采用情绪支持治疗,多一些陪伴和聆听,帮助他们宣泄情绪;有不知如何宣泄情绪的医生,表面上看一切正常,却因不能休息、无法轮换,出现急性“应激障碍”,严重失眠导致无法正常上班,对于此类医生,他们开出了抗焦虑药。

武汉市民以两种心理问题居多:一种是“疑病症”,即就医检查显示“没有异常”,但仍不能打消顾虑,常伴有焦虑;一种是“强迫性恐惧”,防疫物资一应俱全,但依然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恐惧。武汉之外,普通公众看到疫情的现状后,因为共情和同理心,间接导致身心出现困扰,甚至精神崩溃,形成“替代性创伤”。

北京大学副教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即将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组织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就是应对这次疫情的,处理恐慌也是重要任务”。

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为病人治疗。 (新华社记者 熊琦/图)

“你知道不被需要是怎样一种滋味吗?”农历鼠年前几天,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是一位医生,刚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当时,中南医院床位极度紧张,连被感染的医生都收不进,只能自我隔离在朋友提供的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里,空调和暖气都没有。家人的电话接踵而至,指责这位医生把病毒带回了家,让家人也面临被感染的风险。

满腹委屈、无助、内疚……种种情绪涌上心头,她拨通了肖劲松的电话,倾诉“不被需要的痛苦”。

疫情暴发,人们不光面临生理上的挑战,还有心理上的困惑——患者被迫离开熟悉的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中一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