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对今日历史学的意义
已经过去整整五十年了,陈寅恪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今天重读他留下的文字,我们仍很容易产生虽已隔世、而略无隔世之感的慨叹。
责任编辑:刘小磊
(本文首发于2020年1月9日《南方周末》)
一
已经过去整整五十年了,陈寅恪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今天重读他留下的文字,我们仍很容易产生虽已隔世、而略无隔世之感的慨叹。
这与我们身处于和他当年几乎相同的文化语境之中,应该有很大关系。
正因为如此,陈寅恪对我们今天的历史研究,就愈加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我想到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他是一名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的现代学术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所从事的是“不中不西”之学。所谓“不中”,虽然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他有关“塞表殊族”题材的作品里,但其实也可以很清楚地从他探讨纯粹涉及汉文明史迹的许多论述中看出来:即不见于旧式经史之学的那种纯属近代性质的社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它来自于外部世界的浸染,而不是从本土传统中生长出来的。
尽管如此,读他的文章,你仍然会感到一种根深蒂固地只属于中国的泥土味。这又与他说自己的思想议论近乎同光、曾张的自我定位完全一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含蕴在他这番夫子自道背后的深意,今日仍很值得我们反复玩味。曾有人在陈寅恪的传记里,为此给他戴上一顶“文化保守主义”的帽子,即算交代了事。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粗浅轻佻的看法。
我觉得陈寅恪从中表达的,是一种委婉的批评,针对当时不同的力量自二十世纪初都逐渐走上用颠覆传统来谋求自新的道路选择。身为比曾国藩、张之洞年轻两三辈的后生,陈寅恪的思想、立场和见解不可能无所区别于曾、张。他想暗示的,与其说是他本人与曾、张思想及其议论的认同性,不如说是二者之间的延续性。他的自况似乎意在揭示,沿着曾、张的思想脉络,中国文化也完全可能遵循一条被现代中国人认为行不通的道路,终而融入现代。那是一条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盘之上重建它的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