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里流淌的道德血液:解读ESG投资新趋势及联交所最新指引
发自:南方周末
ESG投资升温,全球资本市场有哪些新趋势?中国的监管部门、投资机构有何反应?ESG信息披露越多越好吗?企业如何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
2019年12月25日,一场主题为“责任投资起点:ESG信息披露”的研讨会在深圳蛇口中集集团总部举行。研讨会由中集集团主办,南方周末报社承办,邀请来自监管部门、资本市场、咨询公司、投资机构、高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走进企业,与中集集团总部各部门及各板块代表,站在不同角度,分享交流ESG投资及信息披露新趋势。
研讨会召开时值港交所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公布后一周,监管部门越来越严苛的披露要求挑战上市ESG管理和信息披露能力。舆论场上,鸿茅药酒被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引起公众强烈抗议,中药协不得不撤回奖项并道歉。单纯考虑利润的企业已无法赢得资本市场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面对当前形势,监管部门、专业机构、上市公司分别有何种解读,我们截取部分精彩演讲,与大家分享。
“深交所将持续强化政策指引推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
ESG信息整合已成为各国资本市场的主流趋势,目前沪深交易所正在制定研究有关上市公司ESG信息的披露制度及评价体系。截至2019年4月30日,深市已披露年报的2137家上市公司中有1919家公司通过年报披露了环保与社会责任信息,占全部深市上市公司的90%。有360余家公司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占比1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覆盖面、披露的全面性和可读性有了较大提高,但信息披露质量还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责任风险评估、责任投资这样的一个闭环还并不是特别的通畅,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的动力不足。随着A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审查,在整体的市场化驱动因素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以政策指引作为突破口是短期内提高披露评估投资闭环循环上升的有效办法。深交所将持续强化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引领,制订ESG披露规则。有关不同报告之间的衔接和整合、不同监管部门工作协调与信息共享问题,深交所也会持续关注,与其他的监管机构一起完善规则。
“用一张PPT赚快钱的机会不会再有,投资人更看重企业长线发展能力”
2014到2018年,欧洲和美国ESG投资已经突破了万亿美元的规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在中国ESG相关的基金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从2009年不到100亿人民币,到2019年已增长至700亿元人民币,这种增长还在持续。
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原因:一、商业和社会之间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二者越来越紧密,投资逻辑也随之改变。二、商业和金融操盘手及个人投资者正在发生代际变化。80、90后正在走上商业舞台中心,00后从小学习垃圾分类,这些人对环保问题、社会问题的偏好不同于上一代人,意味着主宰全世界大概数万亿资产人的投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三、气候变化和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被纳入金融政策框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远,金融机构为保障资产系统性品质需要考虑项目受气候影响的可能性及范围。2A级以上绿色资产或者普惠资产可以在央行获得终期借贷便利,实业企业需要关注。四、资本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也利好ESG主流化。未来几年,用一张PPT去赚短钱、快钱的机会不会再有,投资人更看重企业长线发展的能力,ESG表现趋于稳健的企业更易受到关注。
海外投资人无法通过调研、实地走访了解中国企业,他们更关注企业的ESG信息。企业想要获得较高的ESG评分,首要是有高质量水平信息披露。建议企业对照港交所的最新标准,完善ESG管理办法,提升ESG数据管理水平,付诸实施且量化成效。
“ESG中G最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治理架构,E和S也都不会好”
我们认为企业要提升ESG管理水平,需要设置ESG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付诸行动,涵盖设置CSR愿景、确立长期CSR策略性目标,确定CSR主题,以及具体KPI设置、项目实施、沟通和营销等几项重要工作。
对照港交所ESG新规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建议:一、尽早确立董事会ESG架构。ESG中G最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治理架构,E和S也都不会好。在毕马威一项调查中,企业领导人在解决ESG议题时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处理ESG议题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ESG议题被视为对业务影响不重要等问题。董事会需要尽早熟悉ESG议题,对ESG事项进行监管,制定战略方向,并定期监督、沟通。二、确立气候变化对业务产生的影响,目前该项要求未明确规定披露内容,企业需要对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参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提出的建议进行披露。 三、量化目标和数据。建议由专业人员检视量化的目标,及时跟进和改进行动,利用不同的信息化工具加强数据管理。
“ESG生态复杂多变,企业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是确保绩效确确实实在提升”
ESG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围绕数据生产、使用、服务、应用,涉及监管部门、市场数据提供方、投资银行、咨询机构、投资人等多方,每一方关注点多少有些不同。整个生态体系具有强互动关系,任何一个群体或多或少影响彼此一些决策。因此,企业ESG信息披露是整个围绕ESG讨论的基石,不管是评级、评估还是ESG投资,都依赖ESG信息的透明度和ESG信息可靠性和有效性。随着ESG信息透明和报告机制不断成熟,我们可以设想未来在ESG应用方面,不再是只围绕环境、绿色的传统方面,会出现越来丰富的融资产品,如社会债券、ESG主题债券等。
企业熟悉一套ESG披露方法而获得评级高分的情况已经很难发生了。ESG评估方法、评估重点、问卷类型都在不断变化,投资人对ESG问题的关注角度也所不同,企业不会只掌握一种“答题方法”就能应对所有变化。企业想要获取高分和ESG投资人的青睐,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是确保绩效确确实实在提升,发展轨道确实可以应对各方的要求。
未来的报告应该具备简洁、连贯、及时、可比的4C原则(Concise,Consistent,Current,Comparable),中集说希望把报告从一百页做到八十页渐渐地薄,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不是报告信息越多,就代表报告质量越高。监管机构或者投资人不希望企业把资源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报告多用二十页意味着相关的人力成本、时间上的投入增多。
“改善过程永无止境,通过每年的差距对比,中集就在一点点进步”
中集从2008年开始做CSR报告,2017年把CSR报告和ESG报告结合起来发布,2019年首次入选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社会责任工作获得了十项外部认可。总的来说,我们从五个方面提升可持续管理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ESG&CSR报告体系。按照港交所要求成立向董事会汇报的ESG工作小组,总部各职能部门牵头,各业务板块落实。我们还持续对标GRI、港交所和深交所ESG报告指引,确立披露指标和各部门需负责的重点披露事项。
二、建立“以报告促管理” 的工作方针。制定计划、改进、量度、汇报、沟通PDCA循环的工作模式,为了避免ESG&CSR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我们将ESG&CSR管理与中集5S管理体系融合,通过制定ESG&CSR预算、将ESG&CSR纳入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考核等,促进ESG&CSR表现有实质性改善。
三、重视利益相关方沟通。港交所新规要求报告体现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判定就是需要在充分了解各个利益相关方诉求基础上,我们每年举办利益相关方调研、高管访谈,识别出管理层、员工、外部利益相关认为重要的议题。他们关注的重点会有所不同,我们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回应各利益相关方诉求。
四、依托报告推动绿色发展。2015年起,我们便着手制定中集2025绿色发展规划,每年在废弃物、耗能、废气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2019年基本提前完成原先2020的目标。我们在内部着力推动HSE达标工程,推动绿色工厂建设,目前已有6家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五,加强外部沟通。除了参加论坛、举办发布会、参与社区沟通之外,我们持续加强和投资人、客户、媒体沟通。明年我们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时候也欢迎大家参与,希望大家对我们做的事情多给一些意见。改善过程永无止境,利用每年的信息披露我们一点点改进,三年、五年、十年后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资本市场对ESG报告的关注点,提升报告披露水平具体建议展开讨论。
中信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海博认为,分析师在ESG报告中更希望看到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公司目标、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上的重要信息;对于制造企业更关注能耗、环保改善情况。
润灵评级总经理王学柱表示,评级机构打分时更看重报告中所展示的企业管理能力,即不断提升改善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体现在管理的PDCA,企业需要细致披露体现质量管理、环境管理闭环能力的信息;另一方面体现在负面问题的改进,对于众所周知的负面事件需要在报告中表明建立哪些机制、如何预防、下阶段工作等。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量化分析师姜亚晨表示,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开发的金融新产品已经证实有明显的超额受益,对投资有很好地避雷作用。为获得评级机构认可,她建议企业在开展ESG工作时,能够将公益慈善与主营业务相结合;在信息披露时,将举措和效果披露相结合,邀请第三方机构审计ESG报告以证实数据的真实性。
华润置地CSR高级经理程向雷结合多个案例分享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下如何利用ESG信息披露进一步提升的经验。以废弃物管理为例,他讲述华润置地通过在新开设项目中选取六十个试点项目,持续跟进统计项目中水、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所有废弃物排放,获取真实准确数据来解决承包商施工现场废弃物量化管理难题。
此外,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在研讨会现场介绍了中集HSE工作下阶段行动。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梅、澳大利亚New Castle大学高级讲师罗乐、华电福新证券部业务经理于婧、深圳前海海阔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黄皇等代表参与讨论并对如何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