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年代:以体育向世界证明中国

抹平“东亚病夫”的精神伤疤,向世界展现民族自信和自强,成了第一代体育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成就了中国体育史上那个“革命加拼命”的特殊年代。

责任编辑:曹筠武

体育国家时代——【专题:举国五十载】

胡克明已不再年轻,她需要在老花镜的帮助下,才能迅速而准确地在那张珍藏了49年的黑白照片里找到自己和毛主席。

这是一个浓缩了一位乒乓球国手过去68年激情人生的永恒时刻。画面里,稚气未脱的胡克明侧身蹲在毛泽东和贺龙身旁,左边不远处是一身黑色中山装的刘少奇。24个名震当时的运动员紧紧簇拥着三位领袖,规矩而端庄地笑着。“他就是容国团。”胡克明指着照片中央一位清瘦白皙的年轻人说。在1959年的中国,这绝对是一个英雄般的名字——当年4月5日,这位外表文弱的中国运动员,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战胜匈牙利名将西多,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体育史上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之一。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世纪里,因愚昧、战火和贫弱而长期无缘世界赛场。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又因政治因素遭遇西方的敌视和孤立。而容国团,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中国体育明星们,传递出一个相同的信息:中国回来了。

抹平“东亚病夫”的精神伤疤,向世界展现民族自信和自强,成了第一代体育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成就了中国体育史上那个“革命加拼命”的特殊年代。也正是在那个年代,在“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下,火热的群众体育逐渐向国家统管的专业培训体系过渡,日后成就中国竞技体育辉煌的举国体制已渐成雏形。

“还体育权于百姓”——群众体育的激情年代
“解放台湾杯足球赛”、“国际杯排球赛”、“环市跑”等群众体育活动相继举行,人们积极参与,欢呼声经常响彻羊城

1953年,13岁的胡克明在广州文化公园一条简陋的走廊里结识了她的未来丈夫蔡明枢。白天这里是旱冰场的一角,晚上便被改造成乒乓球场,观看精彩的民间挑战赛成了远近一带最热门的饭后消遣。

吸引胡克明的并非对方俊朗的外表,而是那精湛的球技。年仅15岁的蔡明枢凭着凌厉的正手攻球,横扫所有民间高手,成为远近闻名的“街坊球星”。

羡慕不已的胡克明最终省吃俭用交了3块钱会费,加入了蔡明枢所在的球室,开始了运动启蒙。

而此时家住人民体育场附近的广州三中学生冼永泉正忙于他的业余足球生涯。在校际比赛中崭露头角的他很快就被刚成立的广东省足球队相中。离开校园后,他突然发现这个城市热闹了不少,“解放台湾杯足球赛”、“国际杯排球赛”、“环市跑”等群众体育活动相继举行,人们积极参与,欢呼声经常响彻羊城。

这些都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初期轰轰烈烈的群众体育的真实写照。在当时,“还体育权于百姓”被视作一项紧要的政治任务。早在开国大典前夕,“提倡国民体育”就被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个月后,朱德提出“体育为人民服务,为国防和国民健康服务”的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毛泽东1952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奠定了日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基本方针。

乒乓球、排球、足球、游泳、长跑等简单易学的运动,成了建国初期普及率最高的群众体育项目。

借助经济、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新中国向世界传递了复苏和蓬勃的气息,同时也吸引着众多爱国华侨和留学生的注意。一场日后影响深远的“归国潮”由此拉开帷幕。整个1950年代,先后有两千五百多名留学生和学者回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遍及各行各业,钱三强、钱学森、李四光等人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体育界也不例外。

1954年,冼永泉所在的广东足球队突然来了一个高大强壮的香港后卫。此人就是有“香港第一后卫”之称的罗北。他所传授的&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