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致癌:证据可靠程度偏低

近年来,有关红肉致癌的说法颇为流行,限制吃红肉的建议也被广泛写入各类膳食指南中。但这一似乎已经盖棺论定的结论却遭到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质疑。

责任编辑:朱力远

2011年7月14日,英国某电视台的主播主持一项健康食肉的活动,旨在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一天所吃肉类中红肉的比例,从而实现均衡饮食。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

近年来,有关红肉致癌的说法颇为流行,限制吃红肉的建议也被广泛写入各类膳食指南中。但这一似乎已经盖棺论定的结论却遭到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质疑。

红肉是指烹饪前颜色偏红的肉,实际生活中人们吃得比较多的红肉,主要是猪、牛、羊等畜肉。与红肉经常一同被提及的是颜色偏白的鸡鸭鹅等禽肉,以及鱼肉。自从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认为红肉可能具有致癌性以来,限制吃红肉的建议被更广泛地写入各类膳食指南中。

通常与红肉一起被限制的还有火腿、香肠等加工肉,相比红肉很可能具有致癌性的结论,加工肉明确被列为致癌物,与烟草处于同一类别。这是因为,加工肉不仅原料上主要是红肉,更重要的是,在腌制、烟熏等制作过程中,会添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进而形成致癌化学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NOC)和多环芳烃(PAH)等。

但是,2019年10月1日,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系副教授布拉德利·约翰斯顿(Bradley Johnsto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系列研究挑战了这些结论,他们认为成年人没必要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量。这迅速招来了猛烈的批评。

重大突破还是致命误导?

这一系列研究全部与红肉和加工肉有关,一共有6篇,在同一期刊、同一时间点推出,引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研究主要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审视。在此基础上,另有一篇为膳食指南。在这篇指南的建议中,研究者认为,基于证据可靠性的考量,潜在利弊分析,以及对人们价值观和偏好的考虑,没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限制吃红肉或加工肉。因为他们认为以往研究显示的风险较小、证据可靠程度偏低,加上有证据表明人作为杂食动物就是喜欢吃肉,所以综合来看,没必要限制吃红肉。

这一研究结论很快遭到多个机构的批评,尤其是哈佛大学,其公共卫生学院专门邀请院内专家针对此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回应,主要结论是:这项最新研究结论与其证据自相矛盾,极具误导性,让人们感到困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