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路环保,户口难上,纸蟹横飞

出于保护水质的需要,阳澄湖的养殖围网面积一再缩小,经多次整改,已从2002年的8.1万亩降到了目前的1.6万亩,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

发自:苏州、北京

责任编辑:马肃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嵇亦琳 阮美婷

2019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现场,刚刚被捕捞上岸的大闸蟹有力地挥舞着蟹钳,吐出泡泡。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10日《南方周末》)

出于保护水质的需要,阳澄湖的养殖围网面积一再缩小,经多次整改,已从2002年的8.1万亩降到了目前的1.6万亩,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

阳澄湖周边有274处蟹店的违规招牌被拆除,或盖掉了“阳澄湖”字样;螃蟹兑换劵及包装盒,只能自称发自阳澄湖镇或产地在苏州;蟹扣用上了17种防伪手段,按300只/亩的标准在开捕后限量发放。“想证明本地产的螃蟹是阳澄湖大闸蟹,比给孩子上户口都难。”

几乎每天都有朋友被介绍去“看螃蟹”——去阳澄湖的养殖围网里拍照,一次给蟹农500块,“那些微商在朋友圈里卖的螃蟹,除了照片全是假的”。

在全国600多种螃蟹、26个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蟹产品中,有“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之特征的阳澄湖大闸蟹是整个螃蟹家族的“流量担当”,无论身价、美誉还是知名度,都堪称蟹中之王,妥妥的C位出道。

每年金秋,阳澄湖大闸蟹都要经历一段“网红”的烦恼。有外来的螃蟹到湖里“洗个澡”就敢冒充;有电商平台卖的螃蟹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甚至有成批的微商来阳澄湖拍照,发货的螃蟹却没有一只的故乡在阳澄湖。

所有的非议与质疑,最终都要转嫁到阳澄湖大闸蟹和当地蟹农的身上。2019年,阳澄湖的螃蟹正在迎来史上最严监管——除湖中1.6万亩围网养殖的大闸蟹外,在阳澄湖周边10万亩池塘里标准化养殖的“塘蟹”,都不能再蹭阳澄湖的流量了。

根据官方通报,从2018年蟹季开始的专项整治行动,已检查经营户2139家,排查网店宣传页540家,责令整改301家,收缴违规专用标识和包装物近10万件,扣押“过水蟹”311箱,立案查处28起。

阳澄湖周边有274处蟹店的违规招牌被拆除,或盖掉了“阳澄湖”字样;新印出的螃蟹兑换劵及包装盒,只能自称发自阳澄湖镇或产地在苏州;不断被仿冒的蟹扣用上了17种防伪手段,按300只/亩的标准在9月23日开捕后限量发放。“想证明本地产的螃蟹是阳澄湖大闸蟹,比给孩子上户口都难。”不少蟹农抱怨。

最近几年,为了保护阳澄湖水质,养殖围网面积一再缩小,阳澄湖大闸蟹的身价涨到平均80元一只都供不应求。外来的“洗澡蟹”“冒牌蟹”赚了个盆满钵满,消费者买不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在这条高速运转的产业链上,本地蟹农成了最沉默的一环。

2019年8月13日,南方周末记者随一户蟹农到阳澄湖水域内的养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