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一国两制”试验前沿样本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是推动两地融合绝佳样本,但这一模式难以复制到产业项目,粤澳两地的产业合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
发自:珠海
责任编辑:吴筱羽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是推动两地融合绝佳样本,但这一模式难以复制到产业项目,粤澳两地的产业合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
珠海横琴岛红旗村一处蓄水池上方,水泥墙面上压刻了四行葡文。
这是1937年葡萄牙人所刻。彼时,侵华日军已接连攻下附近多座岛屿,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担心失去横琴岛——重要的淡水水源地,于是刻碑声明。两岛一衣带水的历史渊源可见一斑。
与澳门紧邻的珠海横琴,旧有大小横琴二岛。随着过去几十年的填海造陆,大小二岛合二为一,横琴与澳门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两者最近处,只隔着187米的十字门水道。
十年前,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考察澳门期间宣布:中央政府已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岛,并将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澳门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需要。随后,横琴被定位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开发横琴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年过去,昔日葡萄牙人取水点北侧建起了现代化的澳门大学,五平方公里的粤澳合作产业园招商已过半。“一国两制”不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划界而治,与澳门路桥隧道相连的横琴新区,走到了“一国两制”新试验的最前端。
破题:澳门大学先行先试
这个珠江口西侧最大的岛屿,在很长时间里以“横琴蚝”闻名。但在2009年之后有了一颗曼哈顿式的雄心。如今仍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一切已见雏形。自改革开放以来,毗邻澳门的横琴每隔一段时间便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邵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