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第四代”吴贻弓:流年未肯付东流

2019年9月14日,吴贻弓导演去世。“早上接到吴导的噩耗,顿时魂不守舍,心乱如麻。”石川说。
像火一样的谢晋,在电影节上提携过吴贻弓。那一次“点燃”,即使过了几十年,也会让他难得的激动起来。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宋宇

吴贻弓 (视觉中国/图)

江平对吴贻弓的第一印象是“家庭主男”。1997年夏天的一个正午,当时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的江平前往吴贻弓的吴兴路住所拜访。一进门,吴贻弓正弯着腰在家里铺塑料地板,架着眼镜的鼻梁上全是汗珠。“这哪像电影局局长啊!”第一次见这位上级的江平心里嘀咕。

吴贻弓家里没有空调和电扇,他一边拿出扇子,一边招呼江平喝冷饮。“谦谦君子”“平易和蔼”几乎是所有后辈电影人对他的评价。1989年升任上海市电影局局长后,他一路成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但他最在乎的头衔还是“电影导演”。

“吴导的性格就像温开水,不冰也不烫,让人非常舒服,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跟他聊天。但他晚年身体不大好,所以医生不大愿意让他接触太多人,有时候我们会到医院去看望他。他生病以后,我到他家里去过一两次,每次都如沐春风。”电影研究者石川清晰记得每次去吴贻弓家做访谈的情形。他是吴贻弓的研究者、传记撰写者以及忘年交。

2019年9月14日,吴贻弓导演去世。“早上接到吴导的噩耗,顿时魂不守舍,心乱如麻。”石川说。

“他很感激那时候的老一代导演”

吴贻弓传记《流年未肯付东流》的书名出自苏轼的诗词,表达流年易逝、珍惜韶华的情感。在吴贻弓的一生中,“文革”十年也许是最被耽误的一段时光。

吴贻弓被称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第四代导演通常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的毕业生,学艺于1960年代,历经变故,很多人的艺术才华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挥出来。

“‘第四代’真是历经苦难的一代。从上学开始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刚办起来就停了。”第五代导演张建亚曾感慨。在第四代导演最好的创作年华里,拍电影变得遥不可及。改革开放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