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人物的命运难道不是作家的责任吗?”

“朱永灵看上去更像朴实严谨的工程师,一点没有官员的样子,真的是兢兢业业几十年就做了一件事。大桥通车之后,他依然谦虚低调,不再接受任何采访。”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宋宇

1985年6月,《当代》杂志社举办“当代文学奖”。陈忠实的《初夏》获奖。前排左一为陈忠实,左二为常振家,左三为柯云路;后排左二为朱盛昌,左四为何启治。 (当代杂志社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

1998年,孔令燕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到《当代》杂志担任编辑。当时,《当代》十年没进新人了。

当时的编辑主体是50后一代,孔令燕年龄最小。除了跟现在的副主编杨新岚年岁差距不大,其他人差不多都比她年长二十岁左右。她喜欢这个小环境:第一任主编秦兆阳提出并确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经过朱盛昌、何启治、常振家、洪清波、周昌义等几代人的坚持,风格和内涵又各不同。

对于文学期刊和现实主义,那都不是好年月。几乎每一家期刊发行量都断崖式跌落,《当代》也从1980年代最高的五十万份跌落到十万份左右;先锋文学、“新写实”都很流行,现实主义显得有点落伍。各地号召文学期刊走向市场,有的期刊开始自谋生路。

孔令燕刚上班时见到各地同行,大家最热衷谈论的就是“改制”和“拉赞助”,或计划跟哪家企业合作。《当代》比较镇定和稳定,继续以现实主义为主,以不变应万变。杂志所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注:下称人文社),及后来的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都没有让《当代》完成硬性经济指标。“再说,《当代》的人也不善于拉赞助,所以多年来《当代》没有上过软文或广告。”孔令燕说。

反倒是《白鹿原》《尘埃落定》等重要现实主义作品,都在那样的环境中发表。“前辈编辑言传身教,让我很快领悟到《当代》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的精髓。”孔令燕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作为年轻的新生力量,她到来后关注到杂志以前比较忽略的事情,诸如出版图书、开拓市场、信息化以及其他跨越边界的尝试。

“《当代》以前给人的印象是重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果一部作品现实性强,艺术性上差一些,是可以的。”孔令燕当时觉得《当代》还像本老杂志,思路、理念和作品风格都显得有点保守,所以希望在不伤害杂志主体风格的前提下,形式上可以尝试一点突破。

2000年左右,孔令燕在《当代》开设过一个网络文学栏目,中国的传统杂志最早与网络文学握手。那时在网上写作的是一批最先掌握上网技术的作者,多为理工科背景,聚集在榕树下和天涯社区。

孔令燕每期选编五六位作者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短篇作品,十来页,《网虫日记》后来还拍成了情景喜剧。栏目做了三四年,2003年左右停了,那时网络普及,网络文学成为全新的类型文学。后来,她仍比较注意杂志数字化方面的发展,如线上阅读、设立网站、开通微博微信。现在,年轻编辑共同维护的《当代》微信公号,已经吸引到十几万关注者。

“但杂志不能老变风格,基本定位不能变。”在孔令燕看来,《当代》就是要寻找既能反映现实,艺术上又比较成熟,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她自助理编辑开始,又做过编辑、副主任、主任,直到2014年担任主编,负责杂志的全面工作。“我的职业生涯就是随着《当代》杂志逐渐拉长,我是在《当代》成熟起来的。”她说。

《白鹿原》手稿。 (当代杂志社供图/图)

“现在有几个人能这样在生活里泡着”

2016年4月29日,孔令燕由短信得知,作家陈忠实当天早上7点40分离世。她马上让公众号编辑纪念陈忠实的内容,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