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牡丹还是兼爱梅花?

牡丹的“一国一花”方案、牡丹+梅花的“双国花”方案以及牡丹+兰荷菊梅的“一个国花,四季名花”方案,争奇斗艳,争议不断。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彭琪月 宋炳晨

(冯庆超/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1日《南方周末》)

牡丹的“一国一花”方案、牡丹+梅花的“双国花”方案以及牡丹+兰荷菊梅的“一个国花,四季名花”方案,争奇斗艳,争议不断。

1995年,“国花评选领导小组”最终提交给全国人大的方案是以牡丹为国花,加上代表四季的名花,即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2011年,在陈俊愉院士倡议下,有103位院士签名赞同“双国花”方案,联名至今还有影响。

牡丹,千娇百媚、国色天香,象征富贵和太平盛世。梅花,冰清玉洁,笑傲霜雪,常常被文人雅士借以自况。两种原产中国的花卉历来各擅胜场,如今却因为一场票选“掐上了”。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花协)在网上发起了国花民意调查投票,结果牡丹以288747票夺魁,占比接近8成,其次是梅花,之后是兰花、荷花、菊花等。中国花协是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的全国综合性的花卉园艺行业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结果并未出乎主办方的意料。投票页面明确写道,“现综合各方意见,推荐牡丹为我国国花。”投票的选项也并非罗列各花,而是先回答“是否赞成牡丹为国花”,选“不同意”后,才会出现其他花卉的选项。

总计36万的投票中,票数过万的只有牡丹和梅花。在很多人潜意识里,牡丹似乎就是国花,但其实中国并没有明确国花的归属。牡丹的“一国一花”方案、牡丹+梅花的“双国花”方案以及牡丹+兰荷菊梅的“一个国花,四季名花”方案,争奇斗艳,争议不断。

一场看似文化雅事的互联网+国花评选,续写了这段延绵的纠葛。

突然的票选

大部分花卉界专业人士和公众一样,在7月15日才看到投票链接。

“我们洛阳人都很兴奋,有同学跟我说,牡丹不就是国花吗,怎么还投票啊。”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牡丹画家王绣说。

投票发出的第二天,作为“中国牡丹花都”和“中国牡丹之都”的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仿佛回到千百年前“花开时节动京城”的举城狂欢。多个渠道陆续发出标题类似的文章,号召市民投票——《投票+扩散!中国国花拟定牡丹!洛阳人快用行动支持!》

相较于牡丹支持者的兴奋,支持“双国花”方案的人士则显得错愕。“没有任何事前通知,非常意外。”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理事许联瑛说。她在投票链接发出当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