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狂欢,行业观望“上海”

垃圾市场业务的主要客户是政府,“如果上海模式很成功,各地政府的需求就会很快出现。如果成果有限,单子有多大,什么时候来,都是未知数”。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彭琪月

上市企业“垃圾分类涉及收入占比较小”的局面,有望被垃圾分类政策创造的城市需求打破。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4日《南方周末》)

垃圾市场业务的主要客户是政府,“如果上海模式很成功,各地政府的需求就会很快出现。如果成果有限,单子有多大,什么时候来,都是未知数”。

正为垃圾分类头疼的上海人,并非没有意外之喜——他们可能也买了最近走俏的“垃圾分类概念股”。

投资者们相信,生活中不会留心的垃圾收转、垃圾处理,正随着垃圾分类新政成为站在风口的生意。指挥棒正是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几个共同的名字总会出现在券商推荐研报:垃圾收转设备制造商龙马环卫,湿垃圾处理企业维尔利、瀚蓝环境,上海本地的上海环境,乃至主营垃圾焚烧发电的盛运环保等等。

2019年6月以来,这批个股连续掀起涨停潮,带动环保板块一片飘红。7月1日,“垃圾分类概念股”早盘集体高开,截至收盘,垃圾分类板块指数上涨3.1%。

不过,据上海市官方公众号“上海发布”的数据,目前上海每日能分类出6100吨湿垃圾,而湿垃圾处理产能为5050吨/日。这意味着每天将有一千多吨分类好的湿垃圾仍将被焚烧或填埋。

“上海的餐饮垃圾处理需求是可以满足的,每日1000吨的缺口都体现在厨余垃圾处理上。”中国环联理事长张益说。湿垃圾主要可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

起步较早的上海饶是如此,当垃圾分类在全国推开,湿垃圾处理产能缺口或将进一步放大。

从垃圾桶生意到打通全产业链

6月,被抢疯了的不只优衣库的联名T恤。在淘宝上随手一搜,一件可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就卖出了7500+的月销量。

一条7月1日淘宝买家的评论写道:“快递小哥说,今天送了二十几个垃圾桶了。”分类垃圾桶被淘宝商家限购1人仅能买1件,早已不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贰东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