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威辛之中,本来有诗
人们面对20世纪大屠杀的灾难,不忍地侧过脸,羞愧难当。可人们要花很长时间才相信,即使在集中营里,绘画依然美丽,诗歌依然承载着生命的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
责任编辑:马莉
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残酷的。这句名言,反思人性之恶到了极致。人们面对20世纪大屠杀的灾难,不忍地侧过脸,羞愧难当。可人们要花很长时间才相信,即使在集中营里,绘画依然美丽,诗歌依然承载着生命的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里面的小作者们,大多走进奥斯威辛的毒气室,十二三岁的年龄就悲惨地死去,但是,他们侥幸留存下来的诗 作、画作,甚至偷偷发行的报纸,让我们看到人类历史的珍贵一幕。作者林达尽力搜寻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展示了那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作、一首首明快有力 的诗,让现在的人们明白,即使在集中营,也并非只有死亡的气味。面对绝望,人类依然可以保持尊严,而自由,从来都在人们心里,任何人强夺不走。
每一个对痛苦有感觉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里面的诗。“希望你一直保存着这本书,哪怕你在一年年地长大,哪怕它在书架上放了很久,落满灰尘。只要你再次打开,你一定会庆幸,你并没有把它丢失。”作者被孩子们的作品深深打动了。让我们静一静心,来读一读小作者们的诗:
《蝴蝶》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写诗的年轻人叫巴维尔·弗里德曼(Pavel Friedman),1921年1月7日出生在布拉格。他被遣送的那一天是1942年4月26日,那年他刚满2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