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鸟爱好者到候鸟栖息地专家湿地民间保护的演变

胡晓燕退休九年来,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湿地。

责任编辑:张玥晗

民间湿地保护网络项目的志愿者在北戴河湿地观鸟。(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28日《南方周末》)

过去与猖獗的鸟类盗猎做斗争的公益组织,在湿地保护更加受重视的今天,逐步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形成新的协作体系。

胡晓燕退休九年来,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湿地。

她有一套外出的标准行头:望远镜、超长距定焦600mm镜头、广角镜头、两台单反相机,加起来十多公斤重,除了观鸟,她还肩负着鸟类调研任务。

作为秦皇岛市观(爱)鸟协会的成员,也是民间湿地保护网络项目的调查组组长,胡晓燕需要定期到湿地巡护,记录湿地的基础信息,清点迁徙的候鸟种类及数量。要是有游客闯入芦苇地里拍照,轰着摩托车在湿地里转,她得赶过去,给他们讲道理,劝他们不要惊扰迁徙的候鸟。

中国从事湿地保护的环保志愿者,多数都像胡晓燕一样,最初是观鸟爱好者,从保护鸟类出发,他们注意到湿地的重要性,逐渐成为当地候鸟栖息地的专家。

2019年3月2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袁继明在2019年世界水日“水美南沙”论坛上指出,保护水资源在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更加紧迫的现实需求,其中“保护水资源关键是保护好湿地”。

和湿地保护正在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相一致的是,袁继明发现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目前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公益组织参与支持湿地保护十分活跃并作出了很大贡献”。

而参与湿地保护的中国环保志愿者们,也改变了过去的工作方式,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形成新的协作体系。

鸟是湿地健康的信号

循着鸟类的活动习惯,胡晓燕和老伴每天天不亮就开车出发,十多分钟后抵达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湿地。沿着海边栈道走,眼前是大片黑褐色的滩涂。

现在正是候鸟北归的季节,上万只红嘴鸥、西北利亚鸥、黑尾鸥、反嘴鹬陆续到了北戴河湿地。豆雁、鸿雁、丹顶鹤们,还要继续往北赶,不曾落下。

早晨十点左右,鸟的活跃度降低,调查组组员陆续回家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再回来,直到太阳下山,倦鸟归巢。

周末是调查日,小组六个成员定点在湿地的不同方位,进行鸟类同步调查,简而言之,便是同一时间观察记录鸟的种类,鸟的数量。

在秋季,他们会带上干粮,在野外湿地守上一整天。因为迁徙的鹤群将在中午时分飞过秦皇岛上空,它们大都是珍稀动物,一旦错过,数量上就数漏了许多。

这样的工作听起来有些乏味,胡晓燕乐在其中。“只是个人爱好”,沿湿地巡护的路上,胡晓燕甚至顾不上老伴,“光顾着看鸟,都不说话”。

天津的职业摄影师王建民2007年正式加入观鸟队伍。2018年夏天,王建民在江苏盐城发现一对环颈鸻,它们正在盐碱地上产卵孵化,当时气温高,盐碱地表温度高达63℃。两只环颈鸻亲鸟一来一回地给雏鸟衔水降温,“你真的会为鸟儿动容”。

天津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杜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