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两枚铜钱来打发我们” ——日韩劳工赔偿案再起波澜

当他第一次进入矿井时差点晕倒,脸上的煤灰掉到饭碗中,也只能得到一点点食物,皮肤溃烂化脓,瓦斯时常喷发,还要担心盟军飞机投来的炸弹。

责任编辑:于冬

军舰岛位于日本长崎港西南,面积0.06平方公里,因为形似军舰而得名,二战时期曾居住工作着大批来自中国、韩国等国的劳工。(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7日《南方周末》)

当他第一次进入矿井时差点晕倒,脸上的煤灰掉到饭碗中,也只能得到一点点食物,皮肤溃烂化脓,瓦斯时常喷发,还要担心盟军飞机投来的炸弹。

日本政商界担心赔偿会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韩国《朝鲜日报》文章认为,日本政府和企业界担忧,如果承认个人赔偿合法,将会在韩国、中国和东南亚打破“战后赔偿”的历史原则,并触发新一轮反日、厌日情绪。

2019年1月8日,韩国大邱地方法院判决,已经批准扣押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在韩境内资产的申请。

“新日铁住金应赔偿并向强迫劳动的受害者道歉!”消息传到首尔,95岁的李春希(LeeChun-sik)激动不已。2018年10月30日,李春希曾在首尔最高法院门前打起横幅。

如今,原告当事人只有李春希健在,其他3位老人在长达14年的诉讼中相继离世。

当天,韩国大邱地方法院向“PNR”邮寄了裁决通知书,它是新日铁住金与韩国浦项钢铁在韩成立的合资公司。不过,新日铁住金公司尚未做出答复。

日本政府则回应称,在1965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中,韩国劳工的个人索赔问题已得到“完全和彻底”的解决,一旦韩国执行对日企资产的扣押,将把韩国告上国际法庭,并可能采取同等的报复性措施。

在“旅游天堂”发现“地狱岛”

“我很悲伤,因为只有我一个人能够来到法庭上。要是他们也在就好了。”坐在轮椅上,李春希已是四名原告中唯一的健在者。

李春希老人曾被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强制劳役。这段凄惨的历史已呈现在韩国作家韩水山的长篇小说《军舰岛》中,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强制征用的劳工被日方称为“应征士”。在军舰岛海底煤矿中,他们每天冒着高温拼命工作12个小时以上。影片中,一群不堪奴役的劳工们最终冒死逃离了这座“地狱岛”。

现实更为残酷,多数劳工永远留在了军舰岛。1974年,旅日韩国人冈雅治牧师来到长崎附近的军舰岛,在废弃的煤矿中发现一些散落的遗骨,还有一些名册密密麻麻地罗列着韩国人的名字。

新发现也彻底改变了冈雅治的生活。数年后,他将走访调查写成《原子弹爆炸和朝鲜人》一书,并在日本小范围发行。1988年,韩国作家韩水山在东京一家书店遇见这本书,决定进一步挖掘军舰岛的故事。

“在写小说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很羞愧。”2016年,韩水山在纪实小说《军舰岛》发布时说。近30年来,韩水山数十次前往军舰岛和长崎,走遍日本全境,还访问原子弹爆炸实验地美国内华达州。

军舰岛又称端岛,位于长崎港西南,因为形似军舰而得名。尽管它的面积只有0.06平方公里,只有70个左右的足球场大小,却生活着五千多人,都挤在狭窄的公寓里,他们是从中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