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怀念一代大家陈乐民

责任编辑:刘小磊

陈乐民先生去世整整十年了。

在我的心目中,陈先生是一位特别令人尊敬的前辈学者。在学术文化界,他是大家。

陈乐民像(罗雪村/图)

和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相比,他突出的特点是博学,不仅学贯中西,而且文史哲兼通。这样的学者在当今时代是很少见的。

人们都知道,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受外语教育和学科分工的局限,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学者普遍情况是外语基础薄弱,无法与西方进行学术对话;八十年代以后的一些青年学者虽有留学背景,掌握了外语,然而学术根基不牢,仍然很少有人能够将不同学科打通。人们都说文史哲不分家,但现实中治史的人很少有懂哲学的,反过来也一样。可是我们从陈乐民先生的著作中发现,他不但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文化都有透辟认识,而且出于对哲学的爱好,他利用自己的外语特长深入研究了多位西方哲学家,从黑格尔、伏尔泰到马克思都对他有深厚影响。他曾为莱布尼茨编过书,也为康德哲学写下过十几本读书笔记,这样扎实的哲学功底使他得以自如地从哲学的高度观照中西历史文化,对其加以理性思考。从他的大量学术著作中,读者不难看出他的哲学思辨能力。

陈先生的学问不仅广博,而且专精。在我看来,他至少在三个方面成就突出:

首先,他是欧洲学家,著有《欧洲文明的进程》、《战后西欧关系》、《二十世纪的欧洲》等多种著作,其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