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 | 朱自清诞辰120周年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学界耆宿,以至蒙其著述恩泽的普通读者,都纷纷撰文悼念,由此形成影响一时的文化事件。此后每逢周年都有追悼、忆念浪潮,回声余响持续至今

责任编辑:杨子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学界耆宿,以至蒙其著述恩泽的普通读者,都纷纷撰文悼念,由此形成影响一时的文化事件。此后每逢周年都有追悼、忆念浪潮,回声余响持续至今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匆匆》

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教育家朱自清在北平病逝,迄今整整70年。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学界耆宿,以至蒙其著述恩泽的普通读者,都纷纷撰文悼念,由此形成影响一时的文化事件。此后每逢周年都有追悼、忆念浪潮,回声余响持续至今。

2018年恰逢朱自清诞辰120周年,从扬州朱自清故居到北京清华大学,甚至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同样谈古论今,陈独秀独断,胡适之宽容,闻一多决绝,朱自清通达。”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近日发表的纪念文《于秋水长天处寻味》中评价朱自清,说他“犹如一泓平静的秋水,清澈、宁静、澄明”。

“在当时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中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自清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李广田)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淡远,自成风格。他用字洗练,行文细腻,情感真挚,作品有着“斯文通骨肉”的亲切感,“读下去真像与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地谈话。”(叶圣陶)。

白话文能出口成诵者不多,但凡念过朱自清散文的读者,总可默诵几句,他的《背影》、《匆匆》、《绿》、《荷塘月色》等名篇皆属文情并茂之作,选入课本,流传至今。

朱自清字佩弦,取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弦,绷紧,性刚劲。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

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血雨腥风和战争硝烟,除了散文大家,他也是民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见证了时代的病症。抗战军兴是朱自清人生的转折点,他的生活、治学都烙上了战火的印记。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出淤泥而不染。人们追念朱自清,也是在尊崇他的这种风骨。他有文人的才华,但无半点文人的陋习,实实在在做学问;他教书非常认真,对待学生慈和,不像有些教授,以才名自矜,或有种古怪脾气。他的洁身自好与严于律己,令后人景仰。“他的逝去……是苦难的中国失去了一个最有良心的好人和学者。”(郑振铎)

“平生六男女,昼夜别情牵(朱自清诗《忆诸儿》)。”朱自清走后留下四儿三女。当时,长子朱迈先在军队中服务,次子朱闰生在《中央日报》工作,留在扬州的三女朱效武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无力升学,朱乔森和朱思俞尚在念中学,大女朱采芷大学毕业出嫁了,小女朱蓉隽尚在念小学。

朱自清和叶圣陶、夏丏尊合称“三大国文教育专家”,他将大半生献给教育,但他众多子女中,只有长女朱采芷和幼子朱思俞、幼女朱蓉隽读过大学,其余都没有机会,长子同次子中学毕业后就各自负起生活的担子,因此朱自清在给子女的信件中,常表示歉意。

朱乔森曾撰文悼念其父:“他从幼年到壮年,又到老年,一直承受着家庭给他的痛苦,以长子身份负起沉重的担子,供养兄弟,而现在却又要养活我们一家。他这样忙忙碌碌地过了一生,却又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1921年12月31日,欢送俞平伯赴美国考察时在杭州合影。右起:俞平伯、朱自清、叶圣陶、徐昂若

长向文坛瞻背影

扬州,古运河畔,文昌阁旁,青石铺就的皮市街上有两家雅趣小书店,沿对面小巷往深处走,蜿蜒曲折几步路,便到了朱自清故居(安乐巷27号)。

四方小院,青砖黛瓦,清清明明。11月22日这一天是朱自清诞辰120周年,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滴落在古旧的院墙上,生出几分苍凉。

朱自清一生清贫短暂,仅活了“匆匆”50个年头,他大半时间在外奔波劳碌,但总称“我是扬州人”,曾以此著文,抒发对故乡的深情——“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

朱自清的旧居不大,一进院子,几间厢房,屋内陈设简单,甚至有些简陋。每间厢房除了墙上挂着的旧照,便是褪了色的老式家具。

“这种凄清正是当年他病逝前后朱家生活的写照。”

朱自清嫡孙朱小涛,现任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的“闰儿”便是其父朱闰生。带领本刊记者参观旧居时,朱小涛颇为感慨。

2008年,朱自清之子朱闰生(左) 和嫡孙朱小涛(右)向朱自清塑像献花篮

旧居别院小屋内有张稍微像样的桌子,案上有一只笔筒、一个笔架和一支毛笔。

“那是祖父用过的一支毛笔,虽不是什么上品,却勾勒着他最初的人生。”

在一块素朴的“朱自清家世简表”前,朱小涛说起了祖父和朱家的往事。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祖上本姓余。朱自清高祖余月笙在扬州为官时因醉酒不慎坠楼身亡,他夫人跳楼殉夫,留下一子余子擎,由绍兴同乡朱氏收养,由此改姓朱,朱子擎后娶苏北涟水灌南县花园庄首富乔氏为妻,得子取名朱则余(大意为不忘本姓),这便是朱自清的祖父。

朱则余为人谨慎,出任海州(江苏东海县)承审官(地方法院院长)十余年,积累颇为可观,至1898年朱自清出生时,朱家亦算得家境殷实、衣食无忧。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八岁即能记账,被乡邻称为“神童”,早年曾在江西任盐务官,后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但后来仕途不顺,长期赋闲,晚年贫困潦倒,脾气暴躁。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扬州镇守使徐宝山趁机组建“军政府”,借“革”满清旧吏的“命”敲诈勒索。徐宝山以逮捕和杀头要挟,到朱家“索饷”。惊惧交加之下,朱家掏空了积蓄,还赔上了朱则余的性命,自此家道中落。

朱鸿钧娶妻周氏,生有五男一女,其中长子、次子相继夭亡,仅留下四兄妹:朱自清、朱物华、朱国华、朱玉华。朱鸿钧对儿子期望很高,朱自清原名“自华”,父亲取意“腹有诗书气自华”,希冀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

客厅正前方挂有康有为手书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可见朱鸿钧对后辈寄予厚望,尽管家道中落,他还是供朱自清读最好的私塾。

朱小涛比划道:“晚饭后,小坡公就让我祖父站在餐桌旁,照例拿出先生批改过的作文本,摇头晃脑低吟起来,边读边看,看到作文本上先生的飞圈多,后面有好评,就大加赞赏,把餐桌上的花生米或豆腐干拿给我祖父,以示奖励。但若看到这个作文没有飞圈,或是后面有差评,他就会发脾气,大声呵斥,甚至把作文揉成一团给扔了。”

在父亲近乎严酷的教育下,朱自清15岁考入扬州第八中学,级任老师李芳谟后来回忆:“他(朱自清)的个子不高,圆圆的脸长得很结实,不苟言笑,不曾缺过课,他在那时喜看说部书,便自命为文学家。毕业后校中给予品学兼优状,其时另有一位同学表示不满,怨校方奖状给朱不及己也。这位同学各科成绩均好,惟英华外发,与朱之浑厚不同耳。”

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这年寒假,他回到扬州,遵父母之命迎娶扬州名医武威三之女武钟谦。结婚满月后20天,朱自清动身北上求学。

关于改名之事,朱自清侄女朱韵(朱国华之女)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特意强调,他改名“自清”,并非要与父亲撇清关系。“大伯父暑假回到扬州,看到父亲已赋闲,家里经济情况急转直下,他思忖着如果按部就班读书会有问题。当时北大规定,新生要念完两年预科方得报考本科,最少六年才能毕业。所以,他改名‘自清’,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考场上,有个监考人员认识我大伯父,便远远举手示意另一位监考。那位监考看错了手势,查验坐在我大伯父前排的一位考生,结果人家预科已修满,证件也齐全,顿时,一阵骚动。为保持考场秩序,监考便不再追究,于是大伯父得以提前一年顺利考入北大本科哲学系,也从此由‘朱自华’改名为‘朱自清’。”

(建议点击下载大图查阅)

1917年冬,朱自清祖母病逝,因姨太间纷争,在徐州任官的朱鸿钧也丢了工作,回到扬州,他设法典当了些家产,又借了笔高利贷才勉强办完丧事。回家奔丧的朱自清见到满院狼藉,景况凄凉,厅上只剩下几幅字画和一张竹帘,原来摆在案上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及挂在壁上的郑板桥手迹等都已送进了当铺。面对年迈的父母及尚未成年的弟妹,朱自清心情沉重,暗下决心尽早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料理完祖母丧事,朱自清要赶回北京,朱鸿钧则要前往南京谋事,父子俩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作别,朱自清在车厢放好行李,这时父亲忽然看到对面月台上有小商贩在卖橘子,于是蹒跚地穿过铁道,由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