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是一段关系,而不是一笔交易” 互联网公司让汽车更聪明?
“进了汽车还用手机,这是汽车人的耻辱。”
“未来汽车若不搭载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就会像老旧的手机一样,一定会被淘汰。”
一辆中档汽车的软件代码大概为1亿行,是一架飞机的7倍。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
“进了汽车还用手机,这是汽车人的耻辱。”
“未来汽车若不搭载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就会像老旧的手机一样,一定会被淘汰。”
一辆中档汽车的软件代码大概为1亿行,是一架qiche飞机的7倍。
2018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一汽奔腾展台工作人员拿着话筒轻轻对身旁那台宝蓝色SUV说,“小7,给我讲个笑话吧”。
车前挡风玻璃表面变成粉红色,露出一个笑脸的图标,用一种中性而略俏皮的童声说:“巧克力和西红柿打架,为什么是巧克力赢?因为巧克力棒嘛!”
如果坐进车内体验一下导航,车内中控台上甚至还会跳出一个全息投影的二次元美少女,用语音和手势告诉你下一个路口该直行还是拐弯。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每个年末最重头的汽车展会,广州车展通常是车企们“承上启下”的一站,这一次,智能化浪潮正席卷中国汽车业。
2018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研究所的研究与项目总监龚在研和他的团队,对中国市场上43款量产车型做了人车智能系统的系列测评,结果让他们有些惊讶:即使语音交互表现最差的中国本土品牌,也要比语音交互表现最好的国际品牌做得更好;在导航与汽车服务方面,中国本土品牌表现则更为优异。
随着汽车业智能化、自动化、电动化、联网化的到来,全球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宣布转型为出行服务商,试图将汽车消费从“一笔交易”发展为“一段关系”。
中国科技企业因此加入了“改造汽车”的行列,分别通过操作系统、超级App、ROM(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三条技术路线朝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方向发力,试图与中国车企们合力将汽车“从钢铁变成钢铁侠”。
中国车企更积极
过去十年来,其实汽车智能化的进展并不顺利。
十年前,底特律和硅谷都曾经试图改造汽车。微软、黑莓、Linux、谷歌、苹果纷纷试图通过车载通信和娱乐系统进入汽车;汽车制造商也开始进驻硅谷,试着用IT的思想来开发和制造汽车。
2007年微软和福特、苹果和宝马开始合作开发车载,谷歌在2010年研发出全球首辆无人驾驶汽车,微软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