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仍是中国头号敌人

中国不会发生类似越南的经济危机,经济停滞的风险也小于通胀的风险,宏观调控政策总趋势应为执行升汇率、紧信贷和留有余地从松的财政政策的组合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指点宏观
中国的宏观经济日趋微妙——通涨压力日紧,实体经济开始下行,未来将走向何方?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应对?经济学家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本报专辟此专栏,邀请一流学者讨论。

中国不会发生类似越南的经济危机,经济停滞的风险也小于通胀的风险,宏观调控政策总趋势应为执行升汇率、紧信贷和留有余地从松的财政政策的组合

中国经济正面临高通胀的风险,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毫无疑问,宏观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中。中国会不会发生滞胀?或类似越南的金融危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应采取何种“组合拳”才能达到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促使宏观经济朝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重要的命题:中国通胀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它还是缘于供需的不平衡。从经济实体面观察是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从与实体面对应的货币面观察则是供给超过了需求,最终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去年当物价上涨时,有分析家指出CPI上涨的大部分可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来解释,这是农业供给不足造成的一次性的价格上涨,并不足惧。同时国际粮价也大幅上涨,因此物价的上涨为输入性的通胀,与国内供需的关联不大。自2007年以来,通胀连续升温,到2008年5月CPI已高达了7.7%,PPI则超过了8.0%。银行也从去年第四季开始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