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扶贫中的“道真速度”

对道真扶贫来说,打通道路很重要,而茅台推行的党建扶贫工作更是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方诗琪

2018年7月6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等前往道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茅台集团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对道真扶贫来说,打通道路很重要,而茅台推行的党建扶贫工作更是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

虽然外力帮助脱贫是暂时有效的,但道真不少贫困村需要依托自身条件,在外力帮助下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半年前,78岁的涂仲书搬了新家。

新家位于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忠信镇新民村旁一座大山脚下的平地上,是一栋两层独栋别墅,一层约有90平米。像这样的别墅,在当地一共有27栋,是当地通过精准扶贫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分给了忠信镇新民村27户贫困家庭。

在新民村举目四望,全部都是山。“我原来的家在山上。”涂仲书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去年才通的班车,过去从村里到县里,要花两天的时间,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新民村总支书记杨磊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

新家的对面是村里的文化广场,广场上有篮球场、健身器材和舞台。据杨磊介绍,广场是2017年11月完工的,由结对帮扶新民村的茅台集团酱香酒公司党支部出资兴建。

这两年,新民村发生了很大改变,227户贫困户减少到了34户,曾经的重度贫困村迎来了新生机,而这种改变和茅台集团酱香酒公司党支部息息相关,路通了、村子里修了文化广场、茶叶加工厂,村民养的生态猪在销售遇阻的情况下,被茅台集团各支部食堂采购消化,甚至天冷、天热、逢年过节,都有人来嘘寒问暖、送米送棉被。

对包括新民村在内的48个贫困村进行帮扶,在茅台集团内部称为“60·48工程”帮扶当真——集团60个直属基层党支部结对帮扶48个贫困村,以“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参与精准扶贫。因为有茅台的帮扶,48个贫困村变化很大,这一变化在当地被干部村民称为茅台“道真速度”。

“晴通雨阻”的新民村

道真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全国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新民村距离道真县城41公里,一路要翻过两座大山,道路险峻。村民们的家基本上分布在大山里,平常来往,以前“基本靠走”。

茅台集团驻道真帮扶工作队队员邬伦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道真县48个贫困村大多都在这样的深山里,有些村子地理条件更为恶劣,“往前看是山,往后看还是山”。

2015年5月1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确定茅台集团等12家重点企业结对帮扶务川、道真、关岭、榕江、赫章、紫云、晴隆、沿河、纳雍、望谟、从江、册亨12个重点贫困县。

那时道真大部分乡镇道路状况都不好,原277个建制村中有92个建制村公路不是硬化路,村里的路更是“晴通雨阻”,200个10户以上集中居住的村组、寨子还未通公路。

为了尽快推进扶贫工作,茅台集团迅速制定了《茅台集团对口帮扶道真自治县2015~2020规划方案》,并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茅台集团对口帮扶道真自治县框架协议》。

在短短的一年左右时间,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等主要领导先后10次率队赶赴道真乡村实地考察调研,随后开创性地提出“党建扶贫”的思路。一个以“党建+扶贫”为抓手的扶贫模式迅速在道真全县启动。

据茅台集团驻道真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挂职担任道真自治县政府副县长的吴华介绍,2016年茅台捐资3000万元给道真县,由茅台集团贴息3年约5000万元资金,帮助道真贷款3亿元,从2015年7月份开始,用一年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707.36公里的道路建设。其中包括主骨架路网99.6公里、县乡油路改造153.45公里、通村油路370.3公里、产业路84公里。

另外,茅台还选派优秀管理人员组成道真扶贫工作队,选送了能力强的党员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将优势资源和优秀干部向扶贫基层倾斜,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

对道真扶贫来说,打通道路很重要,而党建扶贫工作更是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

外来的“村书记”

据统计,仅在2017年,就有300多批次、近3000人次的茅台扶贫工作人员前往道真48个贫困村。

作为茅台集团在道真扶贫的一个重要的攻坚点,道真大磏镇文家坝村,从贫困村变为小康村,并成为社会扶贫示范点,用了近3年。

“3年前,这里还都是烂泥路,路不通,饮水也没有保障。”文家坝村第一书记滕宪灵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全村610户共2227人,九成以上村民是仡佬族,到2014年有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共353人。

滕宪灵2018年3月从茅台集团习酒公司来到文家坝村,而他的前任曾祥虎,已经在文家坝村的脱贫攻坚中留下了很多故事。

曾祥虎担任第一书记时,针对村里的问题,修路、修饮水池,积极协调集团的帮扶资金,帮助改善村里的居住环境。其中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党委累计出资81万余元帮扶道真县,对口帮扶文家坝村32.88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贫困学生资助、留守儿童帮扶、集团公司社会扶贫示范点建设等。

文家坝村离重庆城区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基础设施完善后,一些重庆市民慢慢自驾来这里体验乡村生活,村民们开始搞一些农家乐。”滕宪灵介绍,随着中国道真傩城景区的开发,这个村已经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开起了农家乐”。

对滕宪灵来说,接下来他的工作就是如何让这个村子变得更美,打造文家坝村的小康示范村项目,而开展党建工作、组织或参与群众会议、日常走访、深入乡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等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文家坝村目前有51位党员,其中有6位30岁以下的年轻人,滕宪灵坦言,虽然老党员们都是在村里德高望重,但的确存在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因而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较弱,而茅台集团党建扶贫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帮助乡村基层党组织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16年6月,曾祥虎刚任第一书记的时候,在文家坝村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会后有一名老党员激动地对他说,很长时间没过这样的组织生活了。曾祥虎感到“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常态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对农村党员很重要。

茅台集团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们,结合“三会一课”,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员,同时宣传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发展产业、特惠贷等各项惠民政策。同时还经常组织村支两委到别的先进示范村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回村后带动其他村民发展产业。

党建扶贫方法论

在道真县,茅台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持续发展能力为着力点,加强基层党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不是每个村子都有好的地理条件。”一位在新民村驻村的茅台集团扶贫干部认为,虽然外力帮助脱贫是暂时有效的,但道真不少贫困村需要依托自身条件,在外力帮助下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新民村整个村子都在山上,对此总支书记杨磊和第一书记刘玉君想到的办法是“能种植的平地都利用起来发展产业”。新民村今年已经建好了沙堰辣椒产业发展基地,桃子坪组茶叶加工厂也将在12月完工。

为了支持村民种茶,茅台集团酱香酒公司党支部捐资了18.67万元作为启动基金,支持新民村建设茶叶加工厂,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免去了运输环节的困境。2017年至今,酱香酒公司党支部通过号召员工和联动各方力量,先后确定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等11个帮扶项目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30余万元。

“产业形成了,周边的农户就有了生计,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刘玉君说。

通过产业扶贫,茅台集团环境保护处党支部帮扶关坝村发展六千株苗木基地;综治安保处党支部根据土壤土质和气候条件,帮扶石笋村发展三百亩石榴基地;制酒二十车间党支部和物流园区党支部,为长坝村贫困户种植两百亩脐橙,并且引进外地客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各类蔬菜种植达六百余亩;制酒二十一车间党支部针对桃源社区是典型的“386199”(女人、老人、孩子居多)村,根据村民劳动力情况,年富力强的发猪牛羊,年迈体弱的发鸡鸭鹅,帮助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而在玉溪镇桑木坝村,一个一千亩“果旅”一体化蓝莓种植园正在筹建中,计划用3至5年时间,逐步实现年产值上亿元、提供固定管理岗位两百多个、劳务用工10万余人次,有效带动周边农户持续增收......

此外,茅台集团有些党支部还联系专家为村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如制酒十二车间党支部和规划建设处党支部在联合援建的培训大楼建设好后,协助联系专家为村民培训种辣椒、食用菌等种植技术。

物资供应公司党支部为了帮扶龙桥村茶产业的发展,邀请湄潭县知名茶叶专家给村里茶农传授种茶知识。通过技术培训,村民们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庄稼有了更好的收成。

据吴华介绍,2018年,茅台集团还将打造基层党建扶贫示范点,目前已经选定以道真县河口镇梅江村作为基层党建扶贫示范创建点,通过帮助解决部分党建示范创建专项资金、完善健全村级办公阵地建设等方式,以点带面、示范推动,支持道真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茅台的扶贫观

吴华说,茅台集团开创性地采用党建扶贫的模式,帮助和带领贫困农民找到摆脱贫困的路子,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变“一对多”扶贫为“一对一”“多对一”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而“60·48工程”结对帮扶模式——60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自治县48贫困村的模式,更是让茅台集团每个车间、每个机关办公室的每一个党员、每一名员工,都心系道真、情牵道真,为道真脱贫尽一份力。“据我所知,茅台集团3万多名员工,不仅是其中的党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几乎人人都是道真脱贫的参与者,有的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有的积极捐款,有的出点子,有的发动家人朋友参与扶贫。”道真自治县一位董姓干部对南方周末记者感慨。

据道真自治县县长杨润民介绍,2014年初,道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万人,贫困村48个,贫困发生率为20.5%。2015年县级“减贫摘帽”通过省级验收,省委、省政府验收组评价道真“减”得最精彩、“减”得最真实。到2017年底,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88万人,贫困人口从6.2万人减少到1.32万人,出列贫困村39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6%。

杨润民认为,茅台集团真正秉承了大品牌有大担当的理念,“上自集团领导,下到一线员工,都诠释着茅台人以‘干’字当头,‘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茅台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理思路、想办法,找资金、争项目,“极大推进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光、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教授孙兆霞等人在《贵州党建扶贫30年》一书中写道,事实证明,党建扶贫完善了反贫困的治理结构,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联村联户的帮扶措施,强化各级党政机关的扶贫责任,不仅加快了扶贫事业,也密切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作为行业内唯一连续10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茅台集团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764亿元,上交税金256亿元。2018年度品牌价值达到2375亿元,位列中国白酒品牌价值第一名、中国酒类品牌价值第一名。当前,茅台集团正在努力构建“大党建”格局,进一步提高党建水平,开辟了一条独具茅台特色的党建扶贫之路。而茅台以党建为抓手的扶贫经验,已获得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