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生存指南

各种社交软件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群组。无论是使用哪一个社交软件,为人父母,孩子入学后,自己一定会加入一个群,这就是“家长群”。一朝入群深似海,群里全部是“戏精”。家长群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如何在“戏精”众多的家长群生存下来?下面这几招要学学,做到不让人烦,自己也不烦。

各种社交软件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群组。无论是使用哪一个社交软件,为人父母,孩子入学后,自己一定会加入一个群,这就是“家长群”。一朝入群深似海,群里全部是“戏精”。家长群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如何在“戏精”众多的家长群生存下来?下面这几招要学学,做到不让人烦,自己也不烦。

家长群杂乱错发信息很尴尬!

设置聊天背景图片:此群有老师

说起家长群,其实一般都会有两个。有老师在的,是一个;没有老师在的,又是一个。一般来说,有老师在的家长群,只是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上与老师沟通。

没有老师在的家长群,就是家长们互通有无,说话百无禁忌的。但是,有时候小手一抖,本该给没有老师的家长群发的信息,发到了有老师的家长群那里,导致非常尴尬。有一回,番禺一学校四年级某班有家长吐槽班主任用“脑残”来形容孩子,引发了大家的讨论。结果有家长不小心把发言发到了有老师的家长群里!

后来大家就想了个办法,给群设置不同的聊天背景,一打开聊天界面就可看到这群是什么群啦,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万万不可发错信息的群。这一招适用于任何群,譬如:此群有老板!这是亲戚群!

 

奇葩家长就是不肯“实名制”怎么办?

能不说话就一定不说话吧

不要以为就家长对家长群有生存困难,其实老师也很烦。广州市某小学的一名班主任何老师(化名)就吐槽在群里“不能愉快地交谈”,分分钟想将那些家长踢出群。

何老师曾接手一个班当班主任,建立了微信家长群,为了方便联系,何老师让入群的家长都把昵称全部改为“×××家长”,大部分家长进群后都自觉第一时间把名字改成实名,然而,群里就是有的家长怎么也不肯“实名制”,何老师再发了一句话,希望家长都在群的“昵称”处实名,随后还发布了一则通知。

没想到,何老师让家长实名的要求引起那几位家长的不满,微信群瞬间被他们的各种表情包淹没。没几分钟,何老师发布的通知就被表情包刷走了,部分家长没有及时看到通知,只能私信找何老师了解。

何老师说:“群里这么多家长,我怎么可能记住哪个昵称是哪个家长啊?家长群就应该‘专群专用’,我也是家长,在别的群里,能不说话就一定不说话。”

爷爷奶奶姨妈姑姐都进群,吵死啦咋整?

开启“消息免打扰”

往往老师们在群里介绍孩子们的在校情况,没多久,家长就拉起了家常,有些家长总能把握住一些话题就闲聊起来。

于是家长群里一直有个未解之谜:为什么群里的家长都那么闲?家长们都不用上班的吗?事无巨细都能刷屏?后来才发现,群成员并不只有学生的父母啊。

以幼儿园为例,一个班有20多个孩子,3个老师,可是群里总人数将近70人。据了解,老师一般不会做出硬性规定只能父母入群,于是有的家长把祖辈都拉进群。该家长认为,孩子每天都是不同的人接送,全家进群能方便祖辈掌握学校信息。“爷爷奶奶进群我还能理解,我所在那个群连孩子的姑妈、姨婆都进群了。”家长刘女士就吐槽,她还听朋友说过,有的家长连保姆都拉进群里。

家长群人多,一人一句,群里消息就会响个不停,家长刘女士支招,如果你不想看,请打开微信群然后开启“消息免打扰”。这样是不会漏掉重要信息的。在有老师在的群里面,老师是群主,发布通知的时候可以发布“群组公告”,会@所有人,所以你一定会收到提示。当然,如果有其他家长特别地@你,你的微信也是会提示[有人@你]的。

集体“舔屏”几率太高,怎么跟?

快捷短语设置一下

开学了,班级微信群也活跃起来,集体“舔屏”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有家长发现,只要老师一发话,家长就立即回应,“收到,谢谢老师!”“谢谢,老师辛苦了!”“我们班是最棒的。”“大家一起加油”……这是常规回复,有的家长会抒发各种感恩,100字小论文随手就来,还配上鲜花、爱心等官方表情。这情况几乎天天有,“吃瓜家长”们也跟风刷屏,老师的通知就被“淹没”了。

老师在家长群发布通知要回么?这时你要先留意一下老师发布消息的时候,有没有特别备注“勿回”,如果有备注,家长还继续回复就是“不听指令”了。但如果老师没有备注,你有两个选择:回和不回。

家长林小姐认为可以不回,一个班二三十个孩子,家长群里就起码有五六十个家长,少回一条真的没关系,老师也不会闲得没事干,一条条地翻哪个家长没回。收到通知,自己默默记住就好了。

虽然老师不会花时间去翻,但也是会有好事的家长做这种无聊事,那么“复制其他家长的话发上去,以兹重视!”而且,家长陈小姐还发现了一个秘技,在手机输入法那里可以设置快捷短语,预先设定一些常规的回复,按需发送。

“教育专家”总是带节奏,跟不上!

有些消息,看过就算了

在家长群里,为了博取众人的关注,有的家长会晒证书,炫耀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取得的成绩;有的晒家庭教育,把对孩子的日常生活管理贴上来,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有的晒晒各种旅游的照片并配以感慨,讲述孩子在旅途中的收获……有家长就在网上吐槽:“你们都是家长专业毕业的,我觉得我真不够资格当妈。”不过,有“佛系”家长就支招,有些消息,看过就算了。

开学第一天、教师节等特殊日子,很多家长们会化身写作能手,几百字的小论文张手就来,随之还会引起各种育儿观点的辩论。“家长群里,每个人都只认为自己是对的。”有家长说,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群里往往有人“带节奏”,拉“吃瓜”家长给他们站队。家长陶女士就吐槽,开学前学校老师通知家长孩子可以报兴趣班,“教育专家”们就在没老师的群里各抒己见,有的认为不应该强制让孩子学太多,有的认为要根据孩子情况选择……很快,讨论的内容就变成学校开办兴趣班是学校在圈钱,而且请来的老师没有资质、坚决不报班等等……陶女士说,“半小时,他们能刷超过100条消息。”过了几天,报名结束,老师公布了报名名单,大部分孩子都参加了。之前那些明确表明自己孩子不参加的家长口风马上就转了,“我免得老师难堪,意思一下报了一门。”“其实也没有很贵,就当玩一下咯。”“我觉得这个班挺好的,学了这个长大一定有用。”……陶女士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看看就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络编辑:邵小乔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