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作者:战场上没有真正的无神论者
身兼历史学家、作家、战地记者等数种角色于一身的恩格伦被赞誉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作家”
责任编辑:周建平
身兼历史学家、作家、战地记者等数种角色于一身的恩格伦被赞誉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作家”
1980年代的一天,年轻的皮特·恩格伦坐在大学图书馆里写着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17世纪瑞典大人物们的世界观。
终日埋首于史料和瑞典古代诗歌里,他经历着一场小小的精神危机——窗外空气里带着一股风暴欲来的气息,那正是冷战后期局势最紧张的时刻,两大阵营之间摩擦不断,战争看上去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他有一股强烈的愿望想见证历史的发生,而不是坐在这里远远地眺望。
投笔从戎后,他被分在军事情报部门的一个机构里。“然后,我就被卡在办公桌前,每天处理各种报告、文件。”他扑的一声笑着回忆。
1992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东局部战争逐步升级。此时,已出版了几本战争史作品的恩格伦再次感到“无法视而不见”,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前往巴尔干、阿富汗、伊朗地区做新闻报道。
“我是一个历史学家,那我至少要到现场亲眼去看看是怎么发生的。”他解释说,“我相信一件事——亲历现场,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历史学家,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说。”
事实也是如此:身兼历史学家、作家、战地记者等数种角色于一身的恩格伦被赞誉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作家”。
多次从军和做战地记者的历练,让61岁的恩格伦有着远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的体魄与精力。受邀参加上海书展的数日里,他一直处于连轴转状态,演讲,对谈,接受采访。一遇到令他投入的话题,他双眼放光,把一整天辗转奔波的疲惫、饥饿都抛在脑后。“在瑞典,很少有机会回答这样富有智性挑战的问题。”他兴奋又恰到好处地给出了同行的恭维。
在斯德哥尔摩那幢庄严、古老的深黄色建筑物里,恩格伦还有一重“荣耀”身份——瑞典学院院士。这家闻名于世的学术机构的职责之一是,每年组织评选、颁布诺贝尔文学奖。2009到2015年期间,恩格伦担任学院的常任秘书,“有点类似一家公司的执行长。”他类比道。
2012年10月6日这一天,恩格伦正要开车去机场接赶来斯德哥尔摩领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突然接到电话——妻子的羊水破了。他临时委托学院的另一位院士帕·瓦斯特伯格代为主持和颁奖,然后自己急急地赶往医院。
他掏出手机,一脸得意地向我们展示起小女儿的照片——屏幕上,一个一头毛蓬蓬浅金乱发的小洋娃娃横抱着一只同样毛蓬蓬的小奶猫。
“为莫言颁奖,别人可以替代;等待、陪伴女儿来到这个世界,只有当父亲的能做。”他看着女儿的照片,一脸的满足。
这一刻,他把刚刚有关战争、杀戮、幻灭的“智性探讨”抛在了脑后。
美丽,哀愁,大火
《美丽与哀愁》的准备和写作,花去恩格特整整十年的时光。
这部以“一战”为题材的历史著作,是他影响力最广泛的非虚构作品。每一次被翻译成一种语言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版时,他都会改写一次,删去一些内容,然后增加一些新的人物和故事细节。他很享受一遍又一遍的改写过程——“这给我借口回到我熟悉的史料堆里,回到我熟悉的人物中。”
“说是爱上他们,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我感到自己很难和这些人物分开,很难和和他们告别。”
对这一场历时四年零五个月、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的世界大战,他以大量的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为史料,选取23个主要人物,结合编年和日记的形式,以时间为经,编写一出复杂、微妙的多声部叙事,再现了这些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经历和心灵、情感、心理的冲击。
在这23个主要角色里,有男人、女人、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归属于不同的国籍、阵营,各自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职业——上流社会的家庭主妇、来自南美的冒险家、护士、士兵、军官、外科医生、教师、诗人、作家,他们在不同战线和战场上,主动或者被动卷入这场世界大战。
《美丽与哀愁》的优美叙事,赢得了阎连科、莫言和金宇澄这几位中国文学界重量人物的一致夸赞。金宇澄以“布下一个细密的罗网”来形容恩格伦的叙事技巧和对细节的掌控力,它“笼罩了日常对话和私人信件的所有趣味,同时也笼罩了读者”。“这是困难的写作,令人肃然起敬。”
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