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烧药、感冒药,会有“音乐处方”吗 音乐治疗在中国

簌簌的铃鼓响过,木琴声空灵地回应。

这是一场没有语言的对话,25位体验者围坐一圈,用各自手中的乐器依次打招呼。

责任编辑:邢人俨

时静洁的团体音乐治疗体验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图)

簌簌的铃鼓响过,木琴声空灵地回应。

这是一场没有语言的对话,25位体验者围坐一圈,用各自手中的乐器依次打招呼。

互相熟悉之后,所有人参与到即兴演奏中来。雨棒倾斜,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远处的牛铃敲响,余音渺渺。非洲鼓和沙锤忽然加入,声音世界一时躁动起来,喧哗之中,猫头鹰号叫、青蛙低鸣……

2018年7月15日,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的多媒体教室开展了音乐治疗工作坊,医疗、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从业者现场感受音乐治疗。

[音频] 团体音乐治疗体验中的“自然音乐主题即兴”(受访者提供)

最初,大多数人彼此陌生,他们只能用手中的乐器交谈。两个多小时后,大家默契地组成了一支“混声乐队”,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演奏了一场近半小时的音乐会。

带来这场特殊体验的是音乐治疗师时静洁,她认为,“音乐不再只是表演艺术,更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时静洁在德国海德堡系统学习过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师是当地医院的常见职务,他们和医生护士一起,参与各种重大疾病的治疗。时静洁不久前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短视频,一位医生正要给一个两岁左右的婴儿打针,医生口中发出节奏欢快的响声,逗得孩子咯咯直笑。此时,针头已经轻松地扎进孩子的皮肤,迅速完成了注射。“音乐治疗会用音乐转移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舒缓疼痛。”时静洁注解道。

如今,时静洁已加入艺术唤醒植物人的团队(见南方周末2018年8月9日报道《艺术唤醒植物人》),音乐治疗是她钻研了十几年的人文治疗手段,然而对于中国大众来说,这仍是个新鲜话题。

时静洁在音乐治疗中用到的乐器(受访者供图/图)

用乐器“说出”你的名字

时静洁从小弹钢琴,本科修的是钢琴演奏专业,但她觉得,那时音乐带给自己的改变和乐趣不是特别多:“小时候牺牲了很多玩的时间去打基础,一天就得练很长时间,却不太清楚‘音乐’是什么。”

2007年本科毕业后,时静洁申请去德国留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