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打下烙印的海尔基因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进一步开放青岛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的青岛,背靠着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乘着轻柔地海风加速前进,而在这之前的3月份,“青岛电冰箱总厂成为山东省第一家专门生产家用电冰箱的企业。”这句话排在了青岛1984年大事一览表中上的位置,并不显眼,却是海尔34年风雨路的开端。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进一步开放青岛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的青岛,背靠着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乘着轻柔地海风加速前进,而在这之前的3月份,“青岛电冰箱总厂成为山东省第一家专门生产家用电冰箱的企业。”这句话排在了青岛1984年大事一览表中上的位置,并不显眼,却是海尔34年风雨路的开端。
改革开放似乎与1984年的中国经济达成了共识,现如今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开始于1984年,当时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也在被推进这一波浪潮里。
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小工厂,能撑多久?厂长张瑞敏也不知道,但是也许救一救还能活。
20世纪的中国企业,没有品牌,“质量”意识也相对浅薄。厂长张瑞敏先抓品牌,救活这个小厂,后又一记大锤,砸烂了不达标的冰箱,也把质量问题敲得震天响,让如火如荼的中国经济回响着余音。这时候的海尔,创新变革的精神初显。
这些“过去”都在海尔的文化展里陈列着,以视频、图片、数据的形式,提醒每一位海尔人,也展现给每一位走进海尔的观摩者。
双创时代
体会过变革的辛酸苦楚,感受过时代的推波助澜,如今,海尔从一个小厂发展为世界500强,张瑞敏的身份从“厂长”变成了“首席执行官”,“创业创新”是海尔的基因,“超前”是外界对张瑞敏的评价,在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后,海尔打破传统家电制造企业的禁锢,转型为共创共赢的物联网社群生态,率先在全球创立物联网生态品牌。
海尔的转型其实早有预兆,本身出自“创业”,又创新变革的发展至今,“创业创新”的种种经历自然被海尔遍尝并珍藏。
现在,“双创”已经不再新鲜,但早在“双创”的口号被热火朝天叫响之前,海尔就已经一马当先,于2014年5月成立海创汇,6月,成立海尔创客实验室。时隔不久,3个月后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火种由此洒向了全国各地。
2016年,包括海尔在内的7家企业获批成为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让小微型孵化公司看到了政府坚持双创理念的决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态势。“创业创新”在社会各界掀起热浪,然而除了伺机而动的“大人”,尚在校园的青年创客也需要在双创的大环境中谋求一席之地。
20世纪的大学生,出国深造是潮流,21世纪初,“就业难”则变成最困挠大学生的问题之一。那时候的校园,对创业创新并不友好,没有阅历,没有政策、没有资金,没有资源,上大学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毕业找一份“好工作”。
然而大学校园内也有挣扎求存的青年创客,他们有主见,有想法,有目标,更有未来,海尔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高校教育变革的希望。
随着国内创业氛围的宽松,更多的人从推拒、怀疑、到鼓励、支持,政府和企业在变, “打工者”和大学生也在变。
今年年初,包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30余所高校、社会组织等联合发布了《2017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报告中指出,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其中,30%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学生占57.9%,其中,更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这份报告于2016年首次发布,彰显出高校创客暗潮汹涌的双创力量。
青年创客不仅是最具活力的群体,更是创新创业的未来,高校学子需要一个平台来帮助他们实现变革,于是海尔创客实验室应运而生。
作为海尔重点助力高校学子创业创新的平台,海尔创客实验室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以联合高校共建的创客实验室为平台,整合社会各界的创新资源,为高校创客搭建开放、创新、协作、共享的交互创新平台。
联动各方
海尔创客实验室诞生于2014年,从青岛市到山东省再到全中国,四年来,海尔创客实验室让更多的高校学子感受到了成为“创客”的乐趣,但与此同时,海尔创客实验室对于双创的思考从未停止。
在 “双创”渐至成熟的阶段,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创客?社会各界都应给予创客何种支持来支撑他们迸发的活力?如何成就高校学子的双创选择?这些都是海尔创客实验室一直在斟酌的问题。
“创新”从来都不是一方的事,社会各界联手才能整合力量,更好的赋能于创客。从海尔自身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政府政策的力量不容忽视。那么,将政府、企业、高校的力量融会贯通,便是海尔创客实验室年初的一件大事。
今年4月,高校创新赋能论坛暨“未来新动能”联合创教计划发布会在青岛举行,联合创教计划由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海尔负责实施,海尔创客实验室具体执行。通过整合力量、各方联动,共同参与到社会创新中去,加速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的青年学子汇集在一起,共见未来,共筑梦想。这个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高校创客提供一个巨人的肩膀,让他们的圆梦路更加稳健、踏实。
“我就是实验室的成员,平时也会在创客实验室搞一些机械方面的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吕华阳说,“我们也有自己的创新项目,还参加过几次创新型的比赛。” 河北工业大学是与海尔创客实验室达成紧密良好合作的高校之一。吕华阳本人曾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以及“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中小试牛刀。
像吕华阳一样热爱创新创业的高校学子在创客实验室还有很多,学习之余,实验室就是他们梦想萌芽的地方。目前,海尔创客实验室已踏进28个省份,辐射195所高校,推动近100万创客发烧友的交流互动。
创响中国
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创新便无发展,海尔创客实验室除了是一个创业创新的平台之外,自身也走在创新变革的前端,为帮助更多游走在“是否要创业创新”边缘的大学生明确想法,海尔创客实验室举办各式各样的创新型活动,集结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子,为开拓他们的眼界,激活他们的创客梦不断努力。
2016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并由各地方政府承办的“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于全国首批 “双创示范基地”所在省、市陆续展开。“创响中国”为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联合各地方政府举办形式多样的双创活动,海尔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责无旁贷。
2018年8月8日,由海尔创客实验室举办、历时2天的创客夏令营在青年学子与创新创业导师的互动中结束,至此,创客夏令营第一季圆满闭营。
参与创客夏令营的大学生们大多是闻声而来的各高校创客,又或是初入大学对双创抱有极高热情的新生,共有来自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12所高校的近百名大学生到场参加。
作为海尔创客实验室积极响应“2018创响中国·海尔站”系列活动之一的创客夏令营,几乎囊括了2018年海尔创客实验室举办的所有活动种类,从海尔生活展、文化展到互联工厂、机器人展览中心;从大咖分享会到创客学堂;从创客秀到短视频大赛,两三日的时间,海尔创客实验室敞开大门,欢迎来自各地的大学生,让他们领会、感悟海尔经年累计的财富,把助力高校双创改革的诚心捧在了青年创客的面前。
青岛滨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胡丕松说:“因为我们学校有创客实验室,所以我们也会非常关注创业创新的方向,希望来到海尔可以对我们的双创思维有一定的启发。”
创客夏令营活动之余,青年学子们会拿着手机用图片、视频的形式不断记录,并可以将所思所想拍摄成片向创视界·2018青年创客短视频大赛投递,本次大赛旨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将“创客”群体的故事呈现在大众面前。截至目前,短视频大赛已收到百余份高校创客的短视频。
创客实验室在创客夏令营的最后环节,邀请创新创业导师为青年创客们开展创客学堂讲座,传授双创经验、提供创业指导。
创客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知识“永远是创客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创客学堂是以拓展高校学生双创视野、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为目标开设的教育类课堂,并吸引了全国各地上百位优秀导师加入。
各创新创业导师结合自身经验与社会普遍现象,向创客们讲述创业模式实战运营的知识与规律,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公司,从无到有走到今日,对创业时期经历的诸多困难与艰辛的分享,饱含着对青年创客们的祝福与期许。
创客学堂于2017年5月开启,除本次创客夏令营举办的两期创客学堂之外,截至目前,海尔创客实验室通过线下互动及线上直播等方式共举办20期创客学堂,为近四百万创客提供了创业指导、咨询服务。
从了解海尔的运营模式到领会求新求变的创客精神,除创客学堂之外,海尔创客实验室还将“大咖分享会“带进了创客夏令营。产业线大咖直接与高校学子的进行思维碰撞,畅谈“智慧生活“、“智能产品”,青年创客之间对课题的探究使灵感相互融合,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与规划。
大咖分享会无缝衔接高校与产业线,依托海尔生态产业资源,邀请产业线大咖向高校创客分享海尔对“产品”及“用户”的思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联网时代的创客方向。
海尔变革
海尔创客实验室融合各方力量,使实验室在来越多的高校落地,为青年创客提供了一方沃土,让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想法变为现实,在扫清大学生双创道路上的阻碍和痛点方面取得了实质进步。
创客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海尔的双创基因。海尔从濒临倒闭的小工厂到世界500强,从“砸冰箱”到“人单合一”,从立足本土到走向全球,海尔一直在时代变革的前端,用实际行动将“中国智慧”推上国际舞台。
海尔作为早期踏进双创领域的企业,在“人单合一”的模式下,已经将自身打造为一个容纳百川、孵化创客的平台,在海尔中 “人人是创客”。海创汇、COSMOplat、顺逛、万链等皆是海尔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提供的创业创新平台。
截止2018年4月,集团内部创业项目成立独立小微的项目55个,总估值120多亿, 19个小微估值过亿,最高估值29亿,内部创业项目达到A轮及以上的孵化成功率达48%。海尔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不局限于内部,还致力于把大企业资源开放给外部的创客,以大企业创业带动全社会就业,截止4月份,在海尔的创业平台上聚集了2483个创业项目,有4325家创业创新孵化资源。
时代看到了海尔的变革,海尔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我们希望变成一个生态系统,每个员工都在创业,他就好像是一棵树,很多很多树就变成了森林。”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这个森林里头,可能今天有生的,明天有死的,但总体上来看,这个森林是生生不息的。我们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做到这一步,最后变成一个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