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原来我就是那柯达胶卷” 记录者敬一丹退休后
“即使无力,你也有感,那就说明我还配在这个位置上。”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16日《南方周末》)
“即使无力,你也有感,那就说明我还配在这个位置上。”
每天上午,敬一丹都去复兴门看望92岁的父亲。不久前,老人突然问她:“你叫啥?”她几乎落泪。
父亲高龄后曾骨折一次,敬一丹着急,但“相信他会好”;现在看父亲一点点失去记忆,她“觉得不可逆,特别受不了”。她小心回答:爸,我的名字不是你给我起的吗?意思不是一片丹心吗?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过去,“希望他以后能想起来”。
与父母相处,是敬一丹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4月,她告别主持了20年的《焦点访谈》。节目元老康平曾叮嘱她,退休后得做计划,“没做计划,十年就过去了”。三年下来,她发现自己终究不是善于谋划的人,更多是在“顺应”。
敬一丹写了三本书,分别关于职业生涯、工农兵学员经历和家族历史,没有计划,却构成了“回望三部曲”。2018年8月12日,在广州的南国书香节上,一位中年读者提着一摞书来见她,“他觉得这些书的作者都是一起的”。书在签售台上摊开,作者分别是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等。果然,都是老同事。
从前在话筒前,敬一丹时刻提醒自己,每一句话都是“小我和大我的结合”。“话题是公共的,根本的把握是电视台,但是你的表达是尽可能个人化的。”
在家里,敬一丹有时会严肃地板起脸,丈夫就抱怨:你别给我来“焦点访谈”。父母年事已高,她又主动访谈他们。和父亲聊天,她用手机录音。2011年,她在给父亲的生日贺信中附上“采访提纲”,请他笔谈人生过往。
父亲的回答收录在敬一丹的新书《那年 那信》里,书中整理了1950年至今的1700多封家书。父母一同作序:“我们想象,面对这些信,年长的读者会觉得熟悉,儿女的同龄人会有共鸣。年轻人呢?如果他们能从中看到一代一代的来路,我们就很欣慰了。”
“她不能对过去有很多空白点”
敬一丹的母亲韩殿云喜欢微信,她把家庭群的聊天记录手抄下来,反复回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