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村旅游,你图什么?

国内一知名历史学家讲述了他受邀去两所中学做历史学术报告(北京某著名重点中学和某贫困县所属中学)的不同经历。

责任编辑:温翠玲

2018年7月28日,游人在洛南县巡检镇巡检街社区花海小木屋休闲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陶明/图)

让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事情讲起:

国内一知名历史学家讲述了他受邀去两所中学做历史学术报告(北京某著名重点中学和某贫困县所属中学)的不同经历。当在北京某重点中学做报告时,一上午的时间过后,已到午饭时间,他问现场学生:我还有点内容没讲完,但考虑到已经到午饭时间,你们看我是继续讲,还是到此为止,让你们去吃午饭呢?现场的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继续讲!他后来从学校老师那了解到:学生认为这样的与历史学家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非常难得,他们不忍浪费。相比之下,吃饭是小事。当他在某贫困县所属中学做报告时,同样是临近午饭时间,他的报告被学校老师打断,老师告诉他:因临近午饭时间,学生们希望能早点结束报告去吃饭。于是,他的报告无奈结束。

我不想针对这个事件做任何价值判断,我们无法去分辨孰优孰劣。因为贫困县的孩子有太多理由这么想和这么做:因为贫困,他们会更在意食物,更在意物质的饱足感,一切都无可厚非。而北京重点中学的学生,家境相对富足,见识也广,所以对能否按时吃一顿午饭也就没那么在意。两个学校的孩子们都没有错。

我之所以讲述这件事情,是因为它与“稀缺”有关。经济学家塞德希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