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读的四本西书

大学对于我来说,最珍贵的就是同窗和图书。

责任编辑:刘小磊

刘皓明,美国瓦萨学院教授。(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12日《南方周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国内读大学那几年,高校师资正普遍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我从课堂上直接得自师传的十分有限,大学对于我来说,最珍贵的就是同窗和图书。

在当时我所上的大学的图书馆中,我利用最多的是西文书,其中英国文学和史学占了很大比例。已经不记得是何时立意要充分利用那座图书馆的外文藏书来研读英国乃至西方文史了,只记得一本一本地从图书馆借阅蓝色、绿色或绯红色布面精装的英国书。在外文书方面,那座图书馆得益于老燕京的家底儿,上个世纪前半叶出版于英美的文史类书籍收集得在国内看就算很全了。记得当日借阅的书中,有Ernest Rhys总编的凡夫丛书(Everyman’s Library),有牛津版诗集或文集丛书等等,书的内容则多是十六到二十世纪的英国乃至西方文史类书籍。利用图书馆的同时,我还从北京城里几处中国书店搜集了一些英文旧书,偶尔也能找到一点儿法文德文书。英文书中有不少就是凡夫丛书里的。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冬天周末冒着北京特有的刺骨寒风和沙尘、在夏天冒着骄阳,从海淀骑自行车一路狂奔到新街口、琉璃厂和灯市东口的旧书店淘书的那些日子。无论是从图书馆借来的还是从旧书店里淘来的,那些英文书大多是布面精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