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做公益,零星的火光

公益是一份工作,公益并不是只能拿低薪,公益也不是免费的。

责任编辑:吕宗恕

有为图书馆志愿者给当地民众讲解绘本故事。(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有这样一群海归学子,他们学成哈佛、剑桥、耶鲁等名校,却放弃预见中的优渥环境及高薪工作,回国投身到改变乡村贫困、打工子弟教育、城乡环境、社区发展等公共利益的短板领域。他们分散各地,在帮助受助者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公益是一份工作,公益并不是只能拿低薪,公益也不是免费的。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中国无数小城之一。市民不算富裕,也多是家境殷实。他们闲时打麻将,喝咖啡,生活安逸自在。

从剑桥大学留学回来的章瑾发现这座小城陷入了教育怪圈——孩子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回来结婚生子、再教育孩子考重点大学……这里唯一一座重点中学的阅读室开放时间为9:00-11:00,13:30-17:00,与学生放学自由活动的时间重合仅30分钟。

她与朋友吐槽这样的小城生活,“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为此,她发起创立了当地首家公益图书馆,取名“有为”。她希望给小城的民众提供一个免费阅读空间,给孩子们建夏令营,拓宽他们的视野。

类似章瑾这样的海归不少。他们专注国内教育、乡村、环境等种种问题,怀着一腔热情投入公益行动中。媒体报道中,他们放弃预见中的优渥环境,高薪工作,却引来诸多困惑乃至质疑。

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将改变什么?

是不是别有所图?

章瑾的图书馆事业是从一间厂房仓库开始的。她决意启动时,在网上搜了一宿资料,第二天开始寻找合作伙伴。首笔资金来自她过往工作积攒下来的15万元,场地则是母亲支持的年租金12万元的仓库。

很快,她开了一次近八十人的宣讲会,招募创始团队。公益图书馆项目更易吸引当地海归学子的加入,初创团队5个人中有4个是海归。他们结合自身特色办起环游全球N天讲座活动。

但质疑接踵而至:你们是不是想做成商业留学机构?不会永远免费的吧?向公众解释项目自身的公益性,让人相信图书馆的初衷成了“有为”创建初期必须应对的问题之一。

多少海归在从事公益工作?这个数据目前没有官方统计。一份出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报告——《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选择“政府/非营利组织”工作的比例不足4%。

这些为数不多从事公益的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