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山区脱贫试验30年

“过去的扶贫,是高高在上的。如今,我们都是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进去,跟他们共同商量、共同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试验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

责任编辑:吕宗恕

海雀民族服饰加工厂有18人来自贫困家庭,工人月收入在2500到5000元不等。(南方周末记者 于冬/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6月28日《南方周末》)

30年前,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扶贫试验在毕节呼之欲出。彼时,国际有关机构专家认定,毕节地区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

“过去的扶贫,是高高在上的。如今,我们都是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进去,跟他们共同商量、共同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试验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

一颗冰糖入口,彝族老人安美珍露出笑容。

绿树环绕的院落中,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拄着拐杖端坐在火塘边。三十多年前,安美珍及其所在的地区贵州毕节为举国牵挂。

一段凄惨的真相得以揭露,缘起一名记者的一次意外探访: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在采访贵州毕节期间,听闻赫章县海雀村一带有种非常珍贵的名花——滇藏木兰。经当地农工部门的指引,刘子富直奔海雀村。

抵达村寨那一天,眼前的景象让刘子富一生难忘。

“苦甲天下” 成过往

一阵黑尘扑面而来,大人扶住锄头,小孩子则快速躲到洋芋地中的石缝间。

那一年,安美珍64岁,她光着脚板,穿着破烂不堪的裙子。风沙中,她抱起一团茅草,在四壁透风的“杈杈房”里,左塞塞,右塞塞,几个孩子抱在一起躲在墙角避风沙。

“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1985年6月2日,在新华社内参中,刘子富写道,“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11户农家,家家断炊。”

地处黔西北高原,海雀村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古战场,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1980年代,海雀村人口急剧膨胀,迫使农业生产“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这导致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惊人。

多数群众住着“杈杈房”——由树枝围起的锥形草棚,过着人畜同居的极度贫困生活,海雀村人自嘲“苦甲天下”。

刘子富所采写的《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