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中国伟大的乐学传统

不要用错误的手段,摧折了儿童本有的好学与乐学的天性。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麦靖婷

肯定儿童有仁义礼智信、好学、乐学的天性之根,再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大纲和课程,学会观察儿童,看到儿童有多元智能,顺其天性随机点拨和启发,将儿童引导上“学不能已,乐在其中”的状态,教育就算是步上了坦途。(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31日《南方周末》)

不要用错误的手段,摧折了儿童本有的好学与乐学的天性。

“头悬梁,锥刺股”这几个字,几乎尽人皆知。故事的主人翁之一是苏秦,以连横策游说秦惠王失败后,受到妻子、嫂嫂甚至父母冷遇,发奋苦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故事的另一个主人翁是汉代的孙敬,《汉书》记载他“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他这样刻苦,原因是自己嗜书如命。这两人,一个是受到反面刺激而刻苦自学,一个是正面爱好而刻苦自学。苦吗?刻苦。不过,不是痛苦,不是被逼着没有内在动力地被动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