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公益咖啡馆关闭鱼和熊掌该如何先后得?
无法实现自我造血的公益组织,仅凭情怀和理想,无法永续运营。
责任编辑:吕宗恕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24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国内首家公益咖啡馆关闭 公益组织不能总是自说自话》)
“咖啡+公益”的经营模式决定了鸿芷很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无法实现自我造血的公益组织,仅凭情怀和理想,无法永续运营。
2018年5月20日,全国第一家公益空间——北京鸿芷咖啡馆(以下简称“鸿芷”)正式闭店。
作为一家运营了五年之久的鸿芷跟“一手做公益,一手抓市场”的其他社会企业一样,始终没有实现自我造血。即便有数次外来输血,它最终不得不关停歇业。
2018年3月1日,鸿芷文化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篇题为《咖啡馆闭馆倒计时81天,感谢一直有你!》的文章,随即引爆公益圈。
围绕鸿芷关闭是否意味着失败,公益圈内人士反应不尽相同。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创新永远与失败相连,有失败说明是在创新的道路上行走。而银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林红则认为鸿芷关闭不是判断成败的标准,“鸿芷文化要做的事情是传播公益文化。咖啡馆作为一个活动基地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早在5年前,鸿芷创始人霍伟亚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公益离公众太远了。深耕环保公益领域多年的他发现,环保公益组织的经验与行动文化局限在公益圈内,但与此同时,公众环境意识在不断增强,两者之间缺乏连接机会与场所。“依托公共空间,打造公众与公益交流的平台,传播公益文化”是霍伟亚创立鸿芷空间的初衷。
无法持续的公益空间
2013年3月,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鸿芷以咖啡馆为载体诞生在北京朝阳门附近的一座商住两用楼里。由于公寓楼封闭,空间小,不便举办公益活动。2014年6月,鸿芷迁址朝阳门银河SOHO,更名为“鸿芷咖啡馆”。
为了实现长期经营,迁址后的鸿芷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试图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了卖咖啡,鸿芷还举办包括环保、教育、残障、扶贫等公益活动收取相关费用以创造营收。2016年8月,鸿芷启动“鸿选益品”主题网店,线上售卖涵盖图书、食粮、文创、学习等一百多款有公益故事的周边产品。
与商业咖啡馆不同,鸿芷秉持公益精神,选用经过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豆,烘焙商把咖啡收入的10%捐赠给珍·古道尔研究会。对比其他商业空间,鸿芷为公益行业提供价格更为低廉,甚至免费的活动场地。
鸿芷联合创始人张小柔告诉南方周末,鸿芷每年支出约120万元,房租、人工费用占比近八成。5年来,鸿芷收入主要来自公益基金资助和商业营收。
根据《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