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百年禁止通婚的古村终于化解“世仇”了

曾有两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相恋,终因长辈反对,未能成婚。也有两三对私下结合的案例,但只要婚姻或家中老人出现什么问题,就会有人提及这份“祖训”,成为心中一梗。

责任编辑:钱昊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8年5月11日,普宁北山村许氏老祠堂外,果陇村北山村代表跪拜天地。(南方周末记者 徐佳鸣/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化解“世仇” 两古村相距6公里,百年互不通婚》)

曾有两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相恋,终因长辈反对,未能成婚。也有两三对私下结合的案例,但只要婚姻或家中老人出现什么问题,就会有人提及这份“祖训”,成为心中一梗。

“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2018年5月11日上午9点,庄汉深的车内应景地响起《漂洋过海来看你》的歌声,他是广东普宁市燎原街道果陇村村委会主任。

村支书庄树发也坐在他的车上,他们要去流沙东街道北山村。两村相距不过6公里,只有十多分钟车程,但因祖辈之间的“世仇”,已有近百年不曾正式来往。

二位“村领导”此次率队到访北山村,通过一场“和解仪式”,最终打破了两村互不通婚的祖训。

他们的车队在北山村口停下,四位果陇村未婚男青年身着红色T恤,举着“睦邻友善”的牌匾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北山村则安排村干部、老人会、乡贤会人士在村口迎接,并以潮汕民俗英歌舞带头,空气礼炮三轮车开路,在村民的围观下,向祖宗祠堂列队走去。

仪式结束,意味着在工商世俗昌隆的今天,当地颇有宗族影响力的两大单姓村,终于以乡贤带头、村委参与、民俗搭台的方式,将交织着清末民初历史恩怨的那一页翻过去。

两“巧”恩怨

祖上结下世仇的两村都是“万人单姓大村”,村落历史数百年,是名副其实的古村。

果陇村姓庄,人口超过2.4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300人,是广东省平均人口密度的5.4倍,宋代开始在普宁经营,是闻名南洋的庄氏故里。

人口超过1.6万的北山村姓许,明代从福建迁往广东,是普宁最大的许氏村庄。

不仅人口多,两村的人也“巧”。潮汕话里,“巧”有“厉害、强势”的意思。普宁曾长期流传“一巧洪阳方、二巧果陇庄、三巧(也有四巧一说)北山许”的说法,其中洪阳方姓曾出过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威震一方。

而果陇庄姓、北山许姓,也有不少杰出代表。从果陇村走出的有已故爱国港商庄世平、深圳市原市委副书记庄礼祥。祖籍是北山村的代表人物有原广州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许鸿基等。

两&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