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光:一个草根NGO的蜕变
从2002年至今,新阳光发展的十六年是中国公益慈善法规不断调整,民间公益组织生长空间被不断拓宽的十六年。
责任编辑:吕宗恕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
从2002年至今,新阳光发展的十六年是中国公益慈善法规不断调整,民间公益组织生长空间被不断拓宽的十六年。
以新阳光为代表的公益组织如何应对从成长之初就面临的身份阴影,如何自我蜕变实现公益专业化?它所遇到的问题是否有更大层面的启发性?
2018年1月16日,又一例非亲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但当得知受助者是个五岁孩子时,刘正琛忍不住眼眶湿润。
作为一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6年前,刘正琛和弟弟骨髓配型失败,想要对抗不公命运的求生渴望,加之身为北大学子拯救白血病患者的浪漫主义情结,还在病床上的他建立起国内第一家民间骨髓库——阳光骨髓库。
在与疾病抗争的同时,他成为公益路上的“创业”者,成立国内第一批公开由非公募转为公募的基金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新阳光”),成为国内第一个支持医学研究的公益组织,连续5年在中国基金会中心网透明度排行榜名列第一。
给组织找“婆婆”
自2002年发起阳光骨髓库开始,组织的“身份”问题就如影随形困扰了刘正琛很多年。
阳光骨髓库的发起建立,最初完全是依靠刘正琛及家人的私人力量。首笔检测费用五万元也是刘的家人提供的。当时,新阳光的核心项目是扩大阳光骨髓库和以此为基础为患者提供配型查询服务。
对于这样的NGO组织背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认为,这一时期,新阳光还是一种靠创始人故事感召的个人行为。
彼时,还在北大读研的刘正琛选择通过组建校园社团来发展阳光骨髓库。阳光骨髓库成为挂靠在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下的一个学生社团。
2002年,阳光骨髓库的收入主要靠义演和个人捐助,资金来源并不稳定,且公开募捐的合法性也遭到过质疑。有一年,新阳光的账户上只有不到一万元钱,快发不出工资,后来靠义卖网球才撑过难关。
2006年至2009年是新阳光身份最尴尬的时候,当时刘正琛已经从北大毕业,但是他们对外的身份还是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成员。
作为学生社团,开展公益活动限制很多,筹款范围更多被限定在北京大学校园,由于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还面临不能刻单位公章,无法开立银行账户,员工没有任何福利和保险,为此团队流失率高,留不住人,明明做着公益的事却不被社会认可。
清华大学教授王名指出,像新阳光这样的NGO组织要想长远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注册。
当时国内慈善公益管理体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